本报5月6日讯(通讯员 武凯 于婧)近日,肥城市人民法院新城法庭法官在审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时坚持“四心”工作法,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群众赞誉,当事人送来锦旗,称赞法官“心系群众务实,执法为民清廉”。
山东某安装工程公司将一项工程转包给汪某,原告赵某受雇于汪某在工地施工。2008年2月,赵某工作中不慎从三楼摔下,造成颅脑外伤、脑脊液漏、股骨干骨折等,构成一处二级伤残、一处五级伤残、两处九级伤残,需完全护理依赖。赵某伤后未得到合理的赔偿,于是向肥城市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原告赵某受伤时仅28岁,是家中的顶梁柱,他的受伤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不幸,四处治疗花费的医疗费也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看着这个家庭在困境中挣扎,承办法官感同身受,在案件伊始就组织案件合议庭成员研讨分析案情,确定了要将调解贯彻始终,尽量弥补当事人因受伤造成的伤害,减轻当事人家庭生活压力的方针。赵某的父亲已近古稀之年,因儿子受伤之事经常到肥城法院询问案件进展情况,每一次法官都热心接待,耐心倾听他的诉求,设身处地地理解这个家庭的处境和困难,并鼓励他要积极面对生活,相信法院和法官的工作,法官的热心和诚心一次次感动了赵某和他的父亲。因雇主汪某无赔偿能力,调解结案的关键就落在了向安装工程公司做工作上。当事人的殷切希望在法官身上就是沉甸甸的压力,承办法官加大调解力度,一次次前往安装工程公司进行调解工作,法律情理并重,耐心进行劝说。在法官的一次次努力下,该公司最初的冷漠态度渐渐转化,最终同意对原告主张的损失先行赔偿。为确保原告赵某能及时拿到赔偿款,切实解决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法官在安装工程公司答应赔偿后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先付了27万元赔偿款,之后送达法律文书。在领到“救命钱”后,细心的承办法官为了保障安全,又亲自将赵某的父亲送到银行去存钱。临走时,赵某的父亲却不愿离去,执意要跟承办法官再三表示谢意,激动地说:“没有法院的工作,俺家里真不知道这些年怎么过来的,太感谢法院和法官了!”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4日讯(通讯员 安学庆 田丰)5月9日上午在肥城市国税局城区分局,辖区一零散税收纳税人孙某利用POS机刷卡方式缴纳的税款成功入库,用时不到一分钟,这标志着银行端(POS机)查询缴税...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