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玲玲/文 王文正/图
天气转暖,春风和煦。位于东平县东平街道石马村南的旭丰片区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绿油油的麦田,波光粼粼的水面,郁郁葱葱的树木,林田相间,田水相依。近年来,东平县因地制宜,通过独特的“上粮下鱼”模式,综合整治涝洼地,绘就了一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生态美景。
“上粮下鱼”让涝洼地变丰产田
旭丰片区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所在的位置是整个东平县地势较低的一片区域,原来这里是成片的涝洼地,芦苇遍地、蒲草丛生。多年来,这里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用当地人的话形容,“养鱼水太浅,种地十年九不收”。
2017年以来,东平县利用上级扶持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对整个片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整体改造,因地形来布局,因土质来划分,先后改造出20口精养池塘,约460亩水面,300余亩土地,探索出了“上粮下鱼”的独特生态模式。
东平县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李文启介绍,旭丰片区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是该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颇具代表性的项目。项目在建设之初,首先在低洼处开挖,蓄水建池塘,再在台面垒土整理为耕地,春季种植小麦,秋季种植玉米或大豆,而水面则用于养殖水产品。通过项目改造,水和土地合理充分地利用起来,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经济效益。目前,该片区主要从事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等水产品的养殖,年产优质水产品500余吨;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有杨树、樱花、千头椿等绿化苗木1.3万余棵。
种养结合实现生态社会效益双赢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池塘水清碧透,耕地错落有致,护田林依次排列,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为实现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规模化养殖模式,项目积极建设水泥护坡、水泥路、砂石路及米径水泥管洞,完善监控室、检验室、档案室、展示厅“三室一厅”及所需配套设施,改进给排水系统,购置增氧、投饵设施等。“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项目全部完成后,可建成标准化池塘460亩,发展黄河鲤、乌鳢、小龙虾等名优品种的标准化养殖生产,平均每亩增产优质鱼200公斤,共增产9.2万公斤以上,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李文启介绍,该项目的建设还带动了饲料、运输、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在改善水质、提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全方位修复守护一方碧水蓝天
生态修复成果几何?可由生态多样性来验证。东平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内,林木葱茏,鱼儿戏水,群鹭栖憩。这得益于东平县抢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实施全方位修复,保护生态多样性,守护一方碧水蓝天。
近年来,东平县围绕东平湖大生态带建设,规划实施18个大项目、61个子项目,包括环湖地质环境、土地整治、水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能力建设5大类,总投资32.0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6亿元;完工的子项目16个,总投资4.1亿元,其中大汶河东平湖自然生态带建设工程项目4个、大汶河下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2个、环东平湖地质遗迹保护工程项目1个、环东平湖周边农用地整治项目6个、畜禽养殖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1个、东平湖生态扶贫项目1个、东平湖渔民搬迁安置社区环境治理项目1个。
据介绍,东平县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加强工程全面统筹,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三大”工程社区(移民避险解困、黄河滩区迁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世行亚行支持项目紧密结合,整合政策资金,切实把项目做优、做实、做精。同时,把工程推进作为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把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为建设泰山大生态带、促进生态文明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简介:马明涛,男,中共党员,1972年10月出生,泰安交运集团东平公司公交车驾驶员。主要事迹:马明涛,2004年8月份进入泰安交运集团东...
东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