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林
生肖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天干、地支计时方法的智慧中,在十二种动物幻化联想的诗意里,中国人将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用三千年岁月不断丰富自己的时间哲学。在2018戊戌狗年到来之际,编辑特地搜寻了一些全国各地博物馆珍藏的狗文物,解读狗文化、新春习俗的寓意与内涵,以祈愿给大家带来一个热闹、祥和、安康、愉悦、奋进的新年。山东博物馆的狗文物
新的一年,新的祈愿。今年是狗年,山东博物馆开馆第一天——2月18日(正月初三),将为观众展示前人遗留的狗元素,带观众了解狗的前世今生。此次展出的主要有3件和狗有关的文物:
第一件狗形象的文物是绿釉陶狗,它是一件汉代时期的随葬冥器。绿釉器最早产生于两汉,最晚可延续到隋唐时期,属于一种低温铅釉,有毒,所以并不作为日常使用的器物而更多的作为随葬冥器。随葬冥器也称“明器”,是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竹、木或陶土制成。在汉代时期,人们信奉“视死如生”的思想,墓中所有的一切都非常齐全,就像生前活着一样。狗的主要作用是看家护院,而墓主人更是把绿釉陶狗带到了墓中,体现了汉代人对“狗”这一动物的信任和喜爱。
第二件是汉画像石之上的狗。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涵盖的内容涉及整个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一幅粮囤图,所描绘的是当时粮食丰收时的场景,在高高的粮囤之上有偷吃粮食的仓鼠,而在粮囤之下则是几只看家护院的狗正冲着粮囤上的硕鼠狂吠,由此我们不禁莞尔——也许在汉代,狗拿耗子并不是多管闲事吧!
第三件是出自山东东平汉墓彩绘壁画上的狗。山东东平汉墓彩绘壁画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准最高的彩绘壁画,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壁画石材加工平整,是在表面涂抹白地所直接绘制而成。壁画内容十分丰富,墓顶绘有金乌和云气纹象征天空和太阳,在墓壁之上的壁画之中,除了绘制生动的人物形象之外,还绘有斗鸡走狗画像。斗鸡走狗也就是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在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就有:“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的记载,是古时贵族之间流行的游戏之一,体现了富庶的汉代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济南市博物馆藏清乾隆竹雕双犬摆件
清乾隆竹雕双犬摆件通长6.6厘米、通宽4.9厘米、通高8.4厘米,犬长5.6厘米、宽4.9厘米、高6.4厘米,牙座长6.4厘米、宽4.4厘米、高1.2厘米。雕刻技艺非常高超,形象生动逼真,是一件难得的清代乾隆时期的珍贵竹雕文物。
全国其他博物馆的狗文物
●三狗钮盖彩陶方鼎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玉门市清泉乡青铜时代遗址——火烧沟遗址,发掘四坝文化墓葬312余座,出土了一大批陶、铜、金、银器和玛瑙珠、绿松石等珍贵文物。在形式多样的陶器中有一件三狗钮盖彩陶方鼎尤为引人注目。这件器物出土于90号墓葬,随葬在墓主人头侧,器物通高25厘米。鼎体长方,鼎足和鼎腹连接得天衣无缝,盖顶部立三狗。制作工艺细致,时代特征明显,造型独特,简洁美观。该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红陶狗(西晋)
2018年1月30日,南京博物院举办了“幸运狗——南京博物院藏犬文物特展”。左图为展出的红陶狗(西晋)。●狗形鬶(guī)
鬶为炊具,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年-前2500年)时期文物,1974年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东汉六畜俑陶狗
东汉六畜俑陶狗为东汉六畜俑中的一件,是1980年从宝应县原天平乡汉墓里发现的。此陶狗形象精干,竖耳瞪目,虎视前方,一副警觉之态,可见,早在汉代,狗就是人类的好朋友,守护着它的主人。宝应博物馆藏。●汉代陶狗圈
汉代墓葬中常随葬有陶制鸡、狗、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生动地还原出当时的农家场景。●《花荫灵犬图》(清)
《花荫灵犬图》为清代画家任预所画。此作品画技巧妙,能于古法中自创新意,别有情趣,花草湖石奇崛,别有奇趣,小狗描绘憨态可掬,刻画精细,画面设色清。南京博物院藏。●唐十二生肖陶狗俑
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出土。国家博物馆藏。●内画骏犬图鼻烟壶(清)
此内画鼻烟壶用色清丽雅致,笔触细腻精确,以垂柳和猎犬构成了画面的主要内容,画风颇有清代宫廷画犬的风格。
新闻推荐
□孔琳单志新左丰岐移民避险解困工程硕果累累、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成效初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遍地开花。近日,东平县“三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去年以来,在“三大工程”建设工地,国...
东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