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侯庆友,男,中共党员,1972年10月出生,东平县发改局农经科科长。
主要事迹:
对于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的群众来说,搬出滩区,不再为黄河水患而担忧,是他们期盼多年的愿望。2017年5月,侯庆友接到7日内拿出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推进方案的任务。任务重、时间紧,侯庆友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着手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因为躲避洪水,滩区村大多建在半山坡或者河堤边上,道路狭窄,车辆无法通行,侯庆友带领相关人员下车步行,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调查,并与村干部及村民交谈,整理了两大本走访资料。因为过度劳累,侯庆友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晚上睡觉都疼得不敢翻身。第二天天刚亮,他不顾身乏体累,又行进在调研的路上。
正是凭着这样的敬业精神,侯庆友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56个行政村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县委、县政府确定迁建试点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黄河滩区迁建试点工程打响了第一枪。
“搬迁工作是硬任务、硬指标,少一个都不行!”这是搬迁工作者的“必考题”,而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是搬迁工作的“坚中之坚”。他逐户走访,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白天没人就晚上,给滩区群众一一解答相关政策问题:上级资金怎么筹集?群众自己需要拿多少钱?生活费用怎么办?以后怎么种地?牲畜在哪儿养?农具往哪儿放……
耿山口有一户人家,由于家中7人户籍不在村内,无法享受国家政策而拒绝搬迁。了解情况后,侯庆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一次、两次、三次……在侯庆友的努力下,一家人的思想工作终于被做通了。之后,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全村783户村民在一天之内全部搬入社区,创造了全县整村搬迁的一个奇迹。
“搬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我们辛苦点没关系,一定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摸清群众的真实意愿,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为做好这项工作,侯庆友从不叫苦叫累,更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
为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侯庆友经常到滩区村实地了解迁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村干部解决问题。他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实情,听取建议,调查民意。
对于一些不了解政策、不配合迁建工作的群众,侯庆友亲自到他们家中,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不厌其烦地讲解迁建政策,用真情实感调和矛盾纠纷,寻求办法解决群众搬迁的后顾之忧,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侯庆友勤奋、务实、勇于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先进个人、全市窗口服务先进工作者、东平县“三大工程”先进个人、东平县优秀共产党员、东平县“最美退伍军人”等荣誉称号。(推荐单位:东平县文明办)
侯庆友
孝老爱亲先进典型
孔爱玲
简介:孔爱玲,女,中共党员,1977年8月出生,宁阳县东疏镇疏里村村民。
主要事迹:
里里外外一把手,相夫教子敬公婆,提起孔爱玲,邻居都这样评价她。温柔善良、勤劳朴实的孔爱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嫁到疏里村那天起,她就把心融入这个家庭中。
结婚不久,孔爱玲的丈夫就外出打工了。孔爱玲承担起家务,十几亩地的种收管理都是她一个人干,里里外外成了“一把手”。秋收时节,怀有身孕的她坚决不让婆婆下地干活,自己扛着锄头骑着三轮车到地里收花生。婆婆实在不忍心,偷偷地找人给自己的儿子打了电话。丈夫回家后,看到挺着大肚子晒得又黑又瘦的妻子,不禁流出了眼泪。
嫁到婆家20多年,孔爱玲始终奉行百善孝为先的做人道理,从来没和婆婆、小姑吵过嘴、红过脸,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去年8月份,婆婆不慎摔倒导致小腿骨折。在其住院治疗期间,孔爱玲喂药喂饭,细心照料,从未嫌弃过。在入院的第一天,婆婆麻醉药失效后疼痛难忍,她陪在老人床前一整夜没有合眼。后来,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她无微不至的护理下,婆婆很快康复出院。出院后,婆婆逢人就夸:“我有一个好儿媳,胜似亲闺女。”
推拿、敲打、揉捏,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孔爱玲学习了不少护理知识。来探视婆婆的亲朋、邻居纷纷夸赞孔爱玲孝顺。孔爱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孝敬老人是我应该做的。”
平日里,孔爱玲与街坊邻居和睦相处,时刻把他们的事情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都跑前跑后及时提供帮助。有些邻居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孔爱玲就顺手帮他们把晾晒、打粒、浇地的活计干了。因孩子上学、买房、结婚,经济上遇到困难的家庭需要帮助时,她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4年的秋天,一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他们一时凑不够几千元的学费而向孔爱玲求助,孔爱玲二话不说,把自己刚存到银行准备为孩子买房结婚用的定期存款取了出来,给邻居家的孩子凑足了学费。
今年42岁的孔爱玲,非常热爱文体活动,而且还将这份热情扩散开来,吸引了一大批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自从村里组织跳广场舞以后,广场上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在她的带动下,村民喜欢上了广场舞,不仅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如今,孔爱玲一家人生活幸福,其乐融融。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尽到了一个儿媳、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正是她的这份责任感,为大家树立了榜样。2018年,孔爱玲入选年度“最美宁阳人”。
(推荐单位:宁阳县文明办)
简介:侯华玲,女,中共党员,1981年3月出生,岱岳区大汶口镇侯村小学教师。
主要事迹:
侯华玲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在学校做一个关心学生、爱岗敬业的好老师,在家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妻子、好儿媳。结婚14年来,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精心照顾孩子和公婆,关心体贴丈夫,默默地为整个家庭付出,从来没有过任何怨言。
2013年,侯华玲的公公呼吸困难,被诊断患有老年支气管炎,需要制氧机来缓解病情。侯华玲便买了一台制氧机,让公公在难受的时候可以及时吸氧。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公公又查出患有膀胱癌,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侯华玲来不及难过,跑前跑后照顾公公,白天完成教学任务后,便接着孩子一同到医院照顾老人。那时的她即便感冒发烧,嗓子疼得说不出话,头晕得站不稳,也都是吃几片药继续坚持,既没有耽误照顾公公,也没有耽误一节课。
没想到不幸接连不断,在侯华玲生下二胎坐月子时,公公的膀胱癌复发,需要进行膀胱切除手术。婆婆心急如焚,每天以泪洗面,坚强的侯华玲又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因为刚刚生产,侯华玲身体还没恢复,照顾公公和没出满月的孩子常让她感到身心俱疲。但是面对婆婆时,她打足精神、面带笑容,天天开解婆婆。终于,婆婆解开心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侯华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公公的手术也顺利完成。
10多年来,面对生活中一个个的难题和考验,侯华玲总是选择坚强、选择乐观。如今,公公已经80多岁了,生活不能自理,婆婆70多岁了,患有腿病、颈椎病、胃病,但老两口在侯华玲的悉心照料下,生活得很好。一日三餐,她都精心准备、合理搭配,让老人吃得好一些;每天晚上,她都会用热水为老人洗脸、洗脚,让他们睡得舒服一些。
侯华玲的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进了我家门,就是我的亲闺女。”质朴的语言让侯华玲倍感欣慰,她们婆媳之间像亲母女一样相处融洽。
侯华玲常说:“为了学生,我尽职尽责;为了家人,我无怨无悔。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与那些优秀的家庭相比,我还差得很远,今后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侯华玲多次被评为岱岳区教学能手,2010年被评为泰安市教学先进个人。
(推荐单位:岱岳区文明办)
侯华玲
助人为乐先进典型
简介:黄岱成,男,中共党员,1945年4月出生,泰安市泰山区建筑工程公司退休职工。
主要事迹:
黄岱成年轻的时候从事建筑监理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和同事和睦相处,口碑非常好。那时候,老家的路不好走,他为老家修路作了许多贡献。现在逢年过节,老家的父老乡亲都会邀请他回去,表达对他的谢意。
退休后的黄岱成,积极投入社区志愿服务中,把利民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十几年如一日奔波在社区里,义务清扫社区卫生。
这几年,黄岱成身体不好,脚部长骨刺,医生让他多休息,但他仍然记挂着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春打农药、夏天除草、秋扫落叶、冬天扫雪,社区居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黄岱成是保护文物志愿者。对于社区的文物,他每天晚上都要巡查一遍,尽心尽力地看护打扫,风雨无阻地坚持着,默默无闻地付出着,无怨无悔地发扬着志愿服务精神。在他的带动下,几位老年居民也陆续加入保护文物的志愿服务中。
黄岱成为人随和、开朗,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助人为乐是他的生活常态。他还是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他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
黄岱成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小区,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现象。他跑前跑后联系疏通,经常累得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问题得到解决,他比谁都高兴。
黄岱成的默默付出,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身上那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化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环境得到改善,邻里和谐相处,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孩子们在各行各业干得都很出色。
2014年,黄岱成被评为“最美泰安人”,2019年被评为“泰山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几年都被评为社区“最美志愿者”,他的家庭被评为社区“幸福文明家庭”。
(推荐单位:泰山区文明办)
黄岱成
新闻推荐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晒成绩单 “脏乱差”泮河变身“4A标准”公园
□本报记者姜言明曹儒峰本报通讯员怀进辉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以来,泰安市坚持算大账、算长...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