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宿州 今日萧县 今日砀山 今日灵璧 今日泗县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今日萧县 > 正文

“智慧葡萄”成长记

来源:拂晓报 2020-11-03 08:43   https://www.yybnet.net/

萧县永堌镇窦庄村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影响,形成连片的盐碱地质,土地贫瘠,粮食常年欠收,是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窦庄村紧扣葡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建基地、强科技,育龙头、创品牌,积极发展壮大“萧县葡萄”特色产业。现如今,贫瘠的盐碱地上,连片的葡萄园绿意盎然。甘甜的葡萄,让大伙儿腰包鼓了起来,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盐碱地”种出“甜葡萄”

“我们村都是大片的盐碱地,以前人都说这里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村党总支部书记赵德哲介绍说,为了脱贫致富,窦庄村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尝试各种不同法子。他们种过白柳条,也种过桃子、苹果、洋葱、蔬菜,然而都收效甚微,始终没能让村民摆脱贫困。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德哲听说镇里有个农发项目,免费发放葡萄树种苗。他顿时眼前一亮,心里盘算:“萧县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不就是葡萄吗,咱村虽地质不好,但种植葡萄并非不可能”。于是,赵德哲召集村“两委”干部商议。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尝试发展葡萄产业。

可是,传统“以粮为本”的种植思想根深蒂固。虽然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但群众根本不信葡萄能够在盐碱地里生长。开弓没有回头箭,赵德哲说服村里7名党员与他一起“先行先种”,用事实来说服群众。“当时听说要在盐碱地里种葡萄,我觉得不大可能,但想到这是为村民找出路,作为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党员窦长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第一批葡萄实验地大约60亩,赵德哲、窦长智等党员成了村里第一拨“吃螃蟹”的人。除草、松土、修枝、打杈、施药、搭架……葡萄18个月才能挂果,他们也起早贪黑苦干了18个月。可结果还是让人大失所望,60亩地的葡萄几乎颗粒无收。不少种植户无法面对这样的事实,偷偷在地里抹起了眼泪。

痛定思痛,他们决定向科学技术寻找出路。在萧县扶贫办和永堌镇政府的帮助下,窦庄村从省农科院请来了专家,对土质酸碱度进行测试,有针对性地开出药方,正式开启了葡萄种植的“新革命”。功夫不负有心人,又经过18个月的精心栽培,葡萄喜获丰收,一亩地产出1.6万元,净利润8000元以上,收益比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高出七八倍。面对可观的收入,村民们“眼红”了,纷纷来“取经”。截至目前,窦庄村葡萄种植户达220户,种植面积800余亩。(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男子雇人雇车 盗窃10根电线杆

看到工地施工拆除的电线杆,杨某便起了歹意,随后雇佣他人将电线杆盗走。近日,萧县公安局青龙派出所抓获嫌疑人杨某,追回被盗电...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智慧葡萄”成长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