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一早,我们采访组一行从蚌埠驱车一路北上,沿307省道上G3高速,一个多小时即到达这次采访的目的地——宿州。这条路,往来多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抵达夙愿,而这次尤感使命之重、责任之切,因其涉及“淮海战役”,因其是“传承红色基因——淮海行”的重要一站。
宿州,作为安徽北部的门户,70年前的战时,它牵动着整个淮海战役的局势发展;70年后的今天,它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而真正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存在和强大,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有所体悟。采访中,不论是在萧县蔡凹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还是走近老城墙遗址和宿州博物馆,不论是采访普通群众,还是与史文敏、宋建国等专业人士面对面交流,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历史功勋的尊重,对于红色精神的情怀。
结束一天的采访,我们一行踏上归途,透过车窗看到急速掠过的田野和村落,在感慨这一片红色土地、英雄土地的同时,拂晓报社原社长、宿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宋建国对于当下年轻一代缺少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缺乏应有的传承和继承意识的担忧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也许,这次“传承红色基因——淮海行”活动能为此贡献一些力量。
当然,传承红色基因,不仅仅是宿州,蚌埠同样需要发力。
正如我们首期“策划人语”所期望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不忘初心,回望来处,无数先烈们的鲜血和期望,能让我们的心地更纯净,脚步更稳健,信心更饱满,事业更荣光! (执笔:侯超)
新闻推荐
■本报星级记者胡明兵“骚扰电话,两分钟一个。你讲可烦人?”近日,萧县酒店乡一读者向记者反映。他说,他亲戚的一个孩...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