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萧县根据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强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夯实文化旅游基础,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县文化旅游工作成效显著。
创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利用国家民生工程政策优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100%全覆盖。新成立了县美术馆,完善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人民剧场及梆剧团功能;建设完成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成257个村级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25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66个村级(社区)农家书屋;申报了白土镇费村等26个村为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示范村。目前,26个村的“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已全部完成,成为农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主阵地;县级“四馆”常年免费开放,每年接待参观群众30万人次以上;农家书屋每年更新图书25000册以上,每周免费开放均不低于5天。
突出重点,文艺精品工程扎实推进。挖掘整理、自编、自导、自演现代戏15部,开展各类节庆文化活动100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汇演、调演,获一等奖25项。2012年,新编古装戏《芦花谣》参加了全省小戏调演,获两个二等奖;2014年,新编梆子戏《风雨守候》参加了全省小戏调演,获演出一等奖;2016年,现代梆子戏《人民的好公仆——陈德领》,在全市各县区巡回演出;今年编排了扶贫大戏《天门山下》,观众反响强烈,被推荐于11月18日在安徽大剧院演出。五年来,该县累计开展送戏下乡1300余场,免费送科普信息资料20000多份,送公益电影15000多场。
精心培育,文化产业春潮涌动。积极实施“狮虎行动计划”、“田园普及计划”、“英才激励计划”三大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共有13人加入中国书协,3人成为中国美协会员。目前,已有20人40多次在国家书协、美协举办的全国书画大展上入围、参展、获奖,6人8次入选全国刻字展,20多位书画家参加了省级书画展。萧县的书画艺术得到迅速的普及和提高,全县擅长丹青者已达万人之众,书画人才4000余人。同时,以书画为载体,以培训为基础,以书画艺术节为契机,以书画一条街为平台,形成了集“创作、装裱、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书画产业新格局,全县78家书画装裱店,每年书画交易约8万件(幅)。
发挥优势,旅游业迅猛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成功打造了自然、红色、生态、人文、休闲娱乐等五大文化旅游业态,文化旅游业正加速朝支柱产业跨越迈进。(王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初秋,漫步萧县城乡,一条条村组公路整洁宽阔,一个个文娱广场设施齐全,一面面文化墙寓意深刻,一个个“好人故事”深刻感人……近年来,萧县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物质与精神并举、常态与长效结合的工...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