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萧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全县230个行政村都建立了连片20亩以上的示范田,托管土地89000余亩,其中订单种植强筋小麦30000亩,全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据了解,该县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建成200家服务站、800家村级综合服务网点,托管土地30万亩,订单种植10万亩,成为服务全县农民的农业综合平台。
通过科学安排服务流程,使托管模式更加完善。萧县供销合作社以村为单位,联合村党支部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直接与服务社签订土地托管合同。农业专家定期到服务社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农业技术指导。合作社联合中化、金正大等大型农企开展配方施肥及田间管理。组建机收团队直接将粮食输出给皖王、金玉米、强英鸭业等粮食收储企业。形成了供销合作社特有的“村党支部+供销合作社+社员+合作企业”的土地托管模式。
注重科技投入,实现全程机械作业。各供销合作社利用10台无人机开展田间植保,作业效率平均每亩1—2分钟,日作业面积达500亩,有效降低了连片大田作物的植保成本。同时,利用800台种肥同播机、260台易喷保(背负式电动低量喷雾器)、50台联合收割机等,组建农业机械服务队、专业农事服务队、技术指导服务队,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提供菜单服务,提高粮食产量。在全县建立15家乡镇级服务站、203家村级综合服务网点,提供一体化菜单式服务,实现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帮农民种地”的目标。今年“三夏”期间,因采用高强筋优质品种,小麦平均亩产达1200斤,收购价格比一般小麦提高1-2角钱,社员从托管服务中获得了实惠。
引入“互联网+”模式,简化服务流程。引入供销总社“供销e家”、中化集团“农易宝”、金正大集团“农商一号”和广西田园“田园通”等大型农资电商平台,开通农村电子商务县级运营中心,社员通过PC端网站或手机APP进行下单付款,利用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配送服务,提升了土地托管的服务效率。
(张少辉本报记者张化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萧县创新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模式,改变过去全县只有一个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办理的状况,率先在全省实行23个乡镇同时办理。自8月1日起开始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以来,截至目前,已为2073名贫...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