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尽管父亲最忌讳别人称他为老人,他是一个不服老、不服输的人。年岁在那摆着,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纪,不服不行,任何人也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忆往昔,父亲曾经创造过诸多辉煌,每当说起往事,父亲总是激情豪迈,滔滔不绝。父亲多次向我提及曾经上过《安徽日报》头版头条的故事。这张报纸父亲曾经收藏过,但因多次搬迁,不知存放何处。为了能找到这张报纸,今年春节,父亲带着我和小妹,以拜年的形式,专门去了采写此报道的高级记者董步湘家,顺便把那张报纸拿来,以作纪念。
董老是采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也是父亲的多年好友。我第一次见到他大约是1992年春节前后,那时我正在合肥上学,假期回到父亲经营的老孤山煤矿度假。那一天,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董老正值壮年,风度翩翩,儒雅端庄。弹指一挥间,20年转瞬已过。这次见到董老他已是77岁的老人,腰身不再挺拔,佝偻着身躯。这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大年初三的上午,我小妹开着车带着我和父亲一同去了董老家。去前父亲专门给董老打了一个电话,才知道他住在合肥新区的书香苑小区。因为第一次去,路不熟悉,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董老家。
我们到达董老家时,看到了客厅地上摆满了剪报,才知道董老正在给我父亲找那张头版头条的报纸。董老和老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董老精神还好,也很健谈,谈起往事滔滔不绝。
当时他作为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写完这篇新闻稿件后,便投给了《安徽日报》。这篇新闻稿标题为《农民刘湘盘身手不凡老孤山煤矿起死回生》。这则新闻主要报道了父亲作为一个农民,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他大胆创业,一举将一个濒临倒闭,被专家判为死刑的老孤山煤矿起死回生,用自己的胆识和才干为全省乡镇企业界树了一个标杆。父亲在煤矿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抢抓机遇,立足煤炭开发,发展第三产业,年上交利税超百万元,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明星企业”,是安徽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父亲当选为省八届人大代表,后又被评为全国劳模。
老孤山煤矿,名副其实的老矿,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徐州刺史时,在萧县白土镇一带发现煤矿,并作乐府诗《石炭歌》一首,生动地记载了官民发现、开采并利用煤炭时的真实状况: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1986年岁末,老孤山煤矿曾经发生过一起重大透水事故,震惊中外,25名矿工被困井下,北海舰队派员救援,最终矿工获救。
董老向我们讲起有关父亲头版头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董老写完这篇稿子后,交给了《安徽日报》编辑部,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作为经济领域的弄潮儿,父亲是社会关注的人物,所以报社的领导很快将这篇稿子作为一个重头稿件,放在了《安徽日报》的头版二条。头条稿子的内容是省委书记卢荣景接见“质量万里行”东南采访队的消息。当时作为省党报的《安徽日报》头版所有内容要经省委相关领导审核把关的。那一天的日报是呈送省委书记卢荣景亲自审核的。当时卢书记仔细审阅后,立即在样报上作出批示:要宣传广大农民中的致富带头人,将《农民刘湘盘身手不凡老孤山煤矿起死回生》一稿改为头条。
作为从事新闻的记者,稿件能上日报的头条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也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从业资历。董老告诉我们,他在评高级职称时,这篇稿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董老还告诉我们,不久前他在参加一次新闻工作者会议时,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抓着他的手,热情地向他问好。而董老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这位老者是谁,只好抱歉地说:“我老眼昏花,记忆衰退,一时想不起您是……”老者笑了笑说:“多年不见面了,您也许想不起来我了。但我编辑您那篇报道农民企业家刘湘盘的头版头条稿子的事,您现在应该还记得吧?”这么一提醒,董老一下子想起来了,那时这位编辑才三十多岁,岁月已经将当年这位青春小伙,变成了如今满头银发的老者。董老除了感叹岁月无情,同时还聊了与我父亲有关的话题。老编辑最后说:“还得感谢董老您呢,要不是您那篇稿子有作用,我的高级职称最起码还要再拖几年才能搞定呢!”
董老一边与我们聊天,一边找那张报纸。没有想到他把所有的剪报都找了个遍,也没能找到。董老说:“这张报纸可能附到我申请高级职称的材料里了。”看到我父亲急切的样子,又说:“你放心,我再找找其他的地方,一定想办法给你再找到一张。”
没有找到那张记载着父亲光辉历史的《安徽日报》,父亲感到有些遗憾,在我们回去的路上,他反复让我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找到那张报纸。
令人高兴的是,次日董老打来电话说找到了那张报纸了。父亲高兴地让我小妹赶紧开车去董老家取。
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父亲不服老,还想再创辉煌。我们兄妹四人常常劝慰父亲:你也拼搏过、奋斗过、也曾经创造过无数常人不能超越的高度,为这个社会做出过非同一般的贡献,可以说无悔自己的一生,所以也该停下来休息一下,安享晚年。
可父亲总是不听我们的劝阻,嘴里答应着“好好”,背着我们还在忙碌着自己的事业。作为儿女的我们只能默默地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刘楚仁
新闻推荐
7月24日,萧县组织消防、安监、住建、供电等部门联合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应急演练,以提高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轻火灾造成的社会影响。此次演练假设:居住在1...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