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萧县新闻 > 正文

其书已得形体,笔法俱备,气象必将赢矣……取法所宗汉家风□白光

来源:拂晓报 2016-10-25 22:1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其书已得形体,笔法俱备,气象必将赢矣……

人言道:“人生难得遇同好。”我与陈广彬先生既是同好又是同乡,还是忘年交。

老先生字老朴,堂号尚朴堂。我想这可能与老先生本人是个质朴的人有关,主张要朴厚为人。老子曰“见素抱朴”,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奉礼度以战兢,及亲疏而无尤者,良人也。履道素而无欲,时虽移而不变者,朴人也。”因此我称老先生叫朴老。

萧县历史上属徐州,所以也是汉文化发祥地。汉文化的汉学中文经学派称为“朴学”,后泛指儒学经学, 《汉书儒林传》中称之为“质朴之学”。那么朴学就成为了人文文化的标志。

展读朴老书法作品,使我产生了几般联想:

其一,特定的汉文化发祥地才产生了像萧县这样历史文化深厚、文化发展一脉传承的现象,文化的薪火传承还是决定了人们的审美取向,这便是他“汉隶情结”的由来。

其二,所谓“五十不学艺”,大概是因为人至五十已知天命、学艺难成,而有此言,便成为了人们常说的“常理”。然而“常理”之外还有定理,定理便是“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朴老就是例子。以朴老的年龄可以推算出来,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枪炮声中伴随着动荡、饥饿长大成人,在共和国成立之初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经历了初级社、高级社、吃大伙、共产风、三反、五反、大跃进、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在一路的动荡、饥饿、运动中成长为一名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工作调进城了,安定了,也该退休了。书法情愫和创作热情让他闲不下来,使他每天有事干,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让人感觉到他总是那么精神矍铄、身体倍儿棒、心情愉悦。

其三,他周围也有人说:“您都这么大年纪啦,还练啥,再练还能怎么样?”说这话的人还真不了解老人家的心思。用老爷子自己的话说叫“自己找事干”,“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是他的夙愿。如果说练习书法仅是他的一种爱好的话,其实对文化的敬仰和对艺术的向往才是他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折射出的是情怀,展示的是风骨。

其四:全国有多少退休的老年人因找不着事干而苦恼,一到退休似乎所有的人生坐标、价值、追求、意义全找不着了。

试想:我们退休的老人们都能找到一件既能“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又是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能老有所乐,老有所成,不就更锦上添花了吗?果真如此则个人幸甚、家庭幸甚。国家减负,导致社会进步加快。因此朴老所坚持的这种对文化的敬仰、对艺术的追求就有了标杆的意义,在追求的过程中,身体得到锻炼,精神感到充实。这精神不就显得更有价值吗?

其五:古人云:“宁古勿时,宁朴勿巧,宁俭勿俗。”大家所看到的作品可以说是各家碑帖、诸法皆通,由楷入隶,楷隶相参,由唐楷入石门铭,又张迁碑转益石门颂,继而好大王以及各家行草,可见朴老爱好之笃切,结体之宽博,意态之朴厚,心胸之坦荡,用心之至诚,毅力之非凡。

其书已得形体,笔法俱备,气象必将赢矣。

诗曰:颂朴老

汉隶有宗韵不同,

心存敬仰殷殷情。

至今守定汉朝本,

凝重虚怀见古风。

尚朴求真总相持,

砚边形役不及时。

检点痴心入纸墨,

坚守汉风寸心知。

新闻推荐

萧县让农民卖上“放心粮”

本报讯  “今年粮站在醒目位置公开了国家小麦收购种类、等级、质量标准和对应的收购价格等,让俺们农民明明白白的放心卖粮,再也没有什么担心的了。”萧县龙城镇...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其书已得形体,笔法俱备,气象必将赢矣……取法所宗汉家风□白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