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宿州 今日萧县 今日砀山 今日灵璧 今日泗县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今日泗县 > 正文

宿州市级非遗:刘圩大饼原汁原味的麦香文/本报记者马远征图/特约通讯员潘茂勋

来源:拂晓报 2021-09-06 11:4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市级非遗:

在泗县,特别是刘圩镇,老百姓平日里爱吃的主食不是馒头,而是已经传承百余年的“刘圩大饼”。现在在泗县各个饭店吃饭,到了上主食环节,服务员就会端来一盘用刀划好且不变形状的刘圩大饼。

以前烙饼一直用的是老式铁锅,烙饼时需要不停地用手旋转面饼“盘花”,现在烙饼用的是电饼铛,省却了“盘花”这道工序。虽然工序有了变化,但刘圩大饼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不放任何添加剂,保持大饼麦香的原汁原味。

作为泗县地方传统美食之一,刘圩大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远近闻名,是泗县饮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其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于刘圩大饼起源于何朝何代,历史也无从考查和记载,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讲,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了。

刘圩大饼究竟好在哪里呢?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刘圩镇,对刘圩大饼做深入探究。

走进刘圩俊言大饼加工店,记者看到,一个个刚出锅的大饼表面金黄、形如满月,直径50厘米左右,厚度约2至3厘米。外皮口感松脆喷香,用刀划开,饼瓤颜色洁白如雪,用手捏合后还能反弹,如海绵一般,吃起来口感绵软、清香微甜。

刘圩俊言大饼加工店老板沙俊言介绍,刘圩大饼做法一直保持着传统工艺发酵技术来做,和面时从不使用现代发酵粉来发酵。和面很重要,首先把面引子放在盆里,使用清水用手捏揉化开。然后慢慢地加入面粉抄拌均匀。最后在和好的面上撒上一层干面粉,盖上纱布,保其水分不易蒸发,面发酵至八小时后,掀开纱布,原先半盆的面已经发酵满满一盆了,用手指一扒,便会发现许多小窟窿,且有一股酸酸的发酵乳味道,说明发酵很成功。然后,按比例取适量碱粉加入一小碗水里搅拌融化,放入发酵好的面里用双拳不断踹按。过一会再用手从盆边向内扯面下压,大约持续二十分钟,即可。碱粉加入多少也会直接影响到大饼的口感,多了,大饼颜色发黄,吃时发苦;碱粉少了,大饼吃到嘴里就会发酸。

面和好后,面剂上称称重,然后放至案板用擀面杖擀压成圆形,面胚制作好以后就可以入锅了,入锅后,大约五分钟即能熟。“现在我们全家都在店里做大饼。算上我儿子这一代,这手艺已经传到第四代了。别看我这店面积不大,一天能卖一千多个大饼。在河南、浙江、黑龙江、河北、江苏等还有80多家加盟店和分店。”沙俊言说。

新闻推荐

“三个聚焦”推动党员学习教育持续升温

本报讯今年以来,泗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通过“三个聚焦”,抓实抓牢党员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工作规范化、多元化、即...

泗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宿州市级非遗:刘圩大饼原汁原味的麦香文/本报记者马远征图/特约通讯员潘茂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