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朱元璋鄱阳湖遇险,韩成替主殉身,朱元璋登基坐殿后,将侄女许配韩成之子韩锦虎,并封其为郡马。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或许多数人都晓得,可是要说到韩郡马的府宅,以及韩郡马墓,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淮上区的太平岗村和八大集村,都是因为跟朱元璋有了瓜葛而遐迩闻名。太平岗依十八岗之势,被朱元璋欲选为皇家陵寝,才生发了在太平岗建窑,火烧青龙头的史料。那么八大集村呢?自不必说,缘由是小韩庄出了个韩郡马。
太平岗与八大集村,相距不过两里地。至于韩郡马墓,其位置在八大集村后的淝河北边,一片茅草滩上。听起来便觉得几分苍凉,似乎跟真龙天子的侄女婿,八竿子也够不着的。
村里我的一个发小,酷爱文物,被市文管处指定为文物观察员,并颁发了证书。一日,来找我说,八大集村韩郡马墓被盗了,市里文管处配合公安局要来破案。我甚为惊奇!遂坐上发小的车,前往久久未能忘怀的韩郡马墓地,一探究竟。
韩郡马墓确实被盗了,墓北面的封土已挖开一半,周边散落着陶片碎砖,一片狼藉。墓的旁边立有一块石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字迹已模糊不清,看来有些年头了。韩郡马墓坐落在荒滩的东侧,高不盈丈,直径约四米,类乎常人的坟冢。周围没有村庄,四野茫茫冷清得很。
站在荒滩上,举目环视,顿生思古之幽情,凄清的寒风中,裹着浓厚的古代气息扑面而来,仿若再现了七百年前的时光,方觉不虚此行。原先只以为野草丛生的小荒滩,实际上是一处古村落的遗址,我徒步丈量一下,面积有3000平方米。七百多年的物转星移,朝代更替,尤其是处于北淝河地带,因黄河数次夺淮,河流改道,而小韩庄依然台基尚存,实为难能可贵。
至于韩郡马的府邸,听上一辈老年人说,他们曾亲眼所见,郡马府原址的花园内,遗存琉璃井一口。琉璃是古代极为珍贵的建筑材料,比如故宫。而郡马府花园水井的井沿,竟然用琉璃来作为装饰,当年的盛景仍可见一斑。
有关韩郡马墓,以及郡马府邸的说法,有好多版本。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地方都以发展名胜古迹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也就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真假难分的乱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历史遗迹的鉴定,并非以该地域的名望高低,或规模的大小,例如隋炀帝墓的考古——
陕西省隋炀帝陵,位于陕西咸阳城西50公里,曾立有清朝陕西巡抚毕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陕西省政府于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也有隋炀帝陵墓,位于洛宁县东,当地人直呼其“杨广墓”。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载:“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
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扬州地区的槐二村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于是出资修复,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但2013年,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召开论证会,一致认定,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此次考古发现,还原了历史真相。
综上所述,几个省市的隋炀帝墓,规模之宏大,令人惊叹!而想不到的,真正的隋炀帝墓,却是一处被遗失了的坟墓。
再回过头来,说说八大集村小韩庄的郡马墓,如隋炀帝墓的命运相似,全国好几个地方也比比皆是,如安徽泗县高阳侯故里,江西上饶市余干县康山的忠臣庙,还有南京韩家巷……
尤为南京“骂架桥”的由来更为荒唐。“骂架桥”位于南京长乐路秦淮区少年宫附近,但周围并没有桥。当初朱元璋成功登基后,分封功臣却忘记了有救命之恩的部将韩成。后韩母于桥上拦驾痛骂朱元璋后而得名。
真乃可笑之至。朱元璋鄱阳湖一战,若不是韩成舍命救主,早已一命呜呼。后来朱元璋称帝,给功臣封官晋爵时,竟然忘了救命之恩的韩成,岂不笑话!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犹如隋炀帝墓,陕西、河南、江苏等省市所建立的陵墓,说得都是有鼻子有眼的。
唯有八大集村韩郡马墓,历经700多年,一直被世人冷遇,也更谈不上人为的炒作了,跟新发现的隋炀帝墓一样低调,其演变过程纯属自然天成。
今小韩庄村落的台基还清晰可见,韩郡马墓静静地独处在淝河北岸的荒滩上,无需炫示,以其历史的本真,日月可鉴,天地昭昭。
新闻推荐
2月18日深夜,天空下着大雪,泗县公安局大庄派出所先后接到两起辖区群众的报警,称辖区两个村庄分别发现在大雪中徘徊的迷路老...
泗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