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岁末年终,泗县脱贫攻坚正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12月10日,泗县法院启动了涉贫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一周来,该院执行干警迅速行动,捷报连连,目标案件13件,现场拘传6人,履行10件,执行到位标的50.3万元,查封车辆2台,预司法救助3人7万元。
有心人,天不负
在得知泗县法院前来送执行款后,因车祸身患重度残疾的王某某拄着拐棍迎到村口,寒风中承办法官将42380元赔偿款交到她手中。突然而至的关怀和温暖,让这位背负身心伤痛的农村妇人泣不成声。一场车祸,丈夫身亡,自己和孩子重伤残疾,除了政府的扶贫政策,她知道还有泗县法院也一直在为其一家默默努力。
一年来,被执行人似乎人间蒸发,不知踪迹,但承办法官从未停止查钱找人的工作,最终在某网络银行交易平台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联系方式。取得联系后,承办法官抓住机会,晓之以理,明之依法,告诫再不履行义务将按涉嫌“拒执罪”移交公安立案侦查。迫于强大压力,目前被执行人已主动还款5万多元,双方也就余款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标的额再小,也代表着正义
贫困户姚某某申请执行刘某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一案,涉案标的3800元。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一直外出打工,几次“猎赖”均无结果。12月10日,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承办法官发现刘某在山东省金乡县某银行开设了银行账户。问题是账户冻结了,无法实现远程扣划。
姚某某本来以为钱少,就3000多元,银行又远在山东,法院不会为这点小事跑一趟的。但承办法官认为,涉案标的虽小,但再小也代表着正义,特别是对于遭受车祸的贫困户,每一分钱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2月12日,承办法官奔赴山东省金乡县成功实现扣划,该案执行完毕。
父子言和,最好的结案方式
今年10月,朱某诉儿子小朱支付赡养费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泗县法院对有能力赡养而拒绝赡养的执行案件一直持零容忍态度。办案法官经了解,发现小朱夫妻俩带着两岁的孩子在深圳以摆地摊卖蔬菜为生,他们不是不愿意履行赡养义务,而是每月2000元的赡养费让他们吃不消。一个多月来,经过做父子双方的思想工作,儿子已于12月13日打款5000元,后续将继续支付。他表示如果亲父愿意,也可以将父亲接到深圳同住,和老家妹妹轮流赡养老人,最终父子言和,亲情得到了修补。(刘连)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王菲《乡村要振兴,俺们村民怎么干?》授课人:扶贫专干袁浩;《党员干部走在前,移风易俗就不难》授课人:“最美宿州人”...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