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家里等医生上门服务,在村子里经常碰到医生,不出乡镇也能获得优质诊疗资源……这些对于泗县的贫困家庭来说,已经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现象。
“现在每天都有医生在村里转,我经常能看到他们,他们也会定期去家里给我量血压,叮嘱我不要吃太多太油。”正躺在泗县屏山镇大李村卫生室病床上吊水的74岁的于保才乐呵呵地说。
于保才说的医生就是家庭签约医生。据悉,泗县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方法,依托县医院、中医院成立县级专家团队,每个团队由内、外、妇等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包保联系一个乡镇;依托乡镇卫生院成立乡级专家团队,包保联系一个村,配合乡村医生开展签约服务,形成“宝塔式”的服务模式。县财政出资为每名贫困群众代付签约服务费用,由县乡服务团队和一名乡村医生包保联系,村卫生室配备健康直通车,为贫困群众提供健康指导、疾病咨询、预约挂号、上门随访等服务。
走进泗县屏山镇卫生院和大李村卫生室,都能发现他们拥有管辖范围内每个贫困户的健康档案册。泗县屏山镇卫生院院长乔宇认为,贫困人口健康建档及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能让医务人员更了解贫困家庭的健康和生活状况,家庭签约医生定期上门为贫困人口进行常规检查、指导治疗可以对疾病防早防小,也可以预防家庭返贫,信息沟通更及时。
家住屏山镇大李村的贫困户史计策,今年51岁,股骨头坏死,拄拐7年,因长期生病,药费负担重,还需要家属照顾,夫妻不能外出打工,导致家庭贫困。现在的史计策已经可以不用拐杖随意走动了,再过段时间他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原来,今年2月,他在泗县人民医院完成了股骨头置换手术,总费用74097.71元,全部政府兜底。史计策激动地说:“签的那个医生之前一直会来看我,后来他告诉我现在有了好政策,我能做得起手术了,建议我手术治疗,他们还从蚌医请了专家来做,我既没有花钱也没有操心,现在差不多快恢复了。”站在一旁的史计策的妻子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像这样受益于家庭签约医生的贫困家庭在泗县还有很多。
“目前,我们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已经做到了签约服务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但服务质量的提升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泗县卫计委党组成员、县疾控中心主任王作华说。 本报记者 马远征
新闻推荐
【基本案情】泗县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泗县大庄镇经营泗县至南通线路的长途客运业务,陈尚尚、陈宁宁兄弟为争夺客源、垄断市场...
泗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