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宿州 今日萧县 今日砀山 今日灵璧 今日泗县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今日宿州 > 正文

昔日低洼地如今稻蛙丰

来源:拂晓报 2021-09-07 11:56   https://www.yybnet.net/

9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埇桥区杨庄乡杨庄村稻蛙养殖基地,稻田被丝网分隔开来,每块田的中间是长势旺盛的水稻,下面是养殖黑斑蛙的水沟,黑斑蛙争先恐后地不停跳跃,呈现出一派稻蛙和谐共生的景象。

“你看,这些黑斑蛙长得多好!前两天刚卖了1500斤。”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志成介绍,眼下,水稻还未成熟,稻田里养的黑斑蛙已经开售,市价达到每斤18元至20元。

2019年,张志成在杨庄乡杨庄村流转51亩低洼地,先后投资160多万元,从事黑斑蛙、圆头粳稻共生种养。

据介绍,“稻蛙共生”模式是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的有益尝试。黑斑蛙吃虫,防治水稻虫害,其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田间生长的水稻又能为黑斑蛙生长提供阴凉,实现两者共生互促。

“稻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既提升了稻谷和蛙的品质,又减少了农业源污染。除养殖收益外,还可起到灭虫、改善土壤肥力等作用,让水稻种植更加绿色环保,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张志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田里有稻,水中有蛙,八九月份开始卖蛙,十月份收稻,一亩地大约可产出1000斤蛙,毛收入有10000多元;500斤生态稻米能卖10000元,一亩地毛收入两万多元,一田双收真不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昔日的洼地变成增收的聚宝盆,养殖基地富了养殖人,也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吸纳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挣钱,每人月均增收2000多元。

“基地养殖的黑斑蛙销往湖南、湖北、江苏等地,都是客商带车来田里拉货,市场前景不错,我又在刘楼村扩建了58亩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张志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稻蛙共生助力乡村振兴。埇桥区杨庄乡乡长孙恩冉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扶持壮大种养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稻蛙共生”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新产业。本报记者 欧雪

新闻推荐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开展疫情防控演练

本报讯“请同学们戴好口罩,间隔一米距离,按照顺序排队。”9月2日上午,身着防护服的专业医务人员正在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疫情隔...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2021-09-04 09:53
评论:(昔日低洼地如今稻蛙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