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晨刊记者日前从市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获悉,今年一季度,宿州市、县(区)两级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共接受消费者来访、咨询2562人次,受理投诉257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4535元。
在受理的消费投诉中,根据性质分析,价格123件,占47.86%;售后服务43件,占16.73%;质量40件,占15.56%;其他19件,占7.39%;合同17件,占6.61%;安全5件,占1.95%;计量5件,占1.95%;假冒3件,占1.17%;虚假宣传1件,占0.39%;人格尊严1件,占0.39%。其中,价格、售后服务、质量、其他、合同占据消费者投诉前5名。
今年一季度,宿州市两级消保委共受理价格类投诉123件,占受理总量的47.86%,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增长。投诉主要集中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蔬菜粮油等民生必需品,其中口罩价格投诉尤为突出。由于疫情叠加春节假期,物流、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导致部分物价正常上涨,但也有部分商家趁“疫”涨价,牟取暴利,哄抬物价,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部分消费者春节前预订了年夜饭和婚庆、生日等宴请用餐,因疫情影响和餐饮企业停工,无法正常聚餐,取消用餐计划时与商家协商退款时发生纠纷。
据市消保委工作人员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日用品、生鲜食品和防疫产品,但相关投诉也不断增多。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网络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预订的生鲜食品等不新鲜、包装不完善、质量有瑕疵;商家宣传与实际不符,无货承诺有货售卖;网络购物订单集中,发货迟延;物品运送过程不注意防护导致被挤压损坏等;消费者退货、换货要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部分微商、朋友圈代购卖货趁“疫”兴风作浪,尤其在销售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时,售假、诱购、二维码诈骗等情况严重,但因发生在个人之间、交易量小,处理难度较大。
春节过后,各网络平台迎来大范围退票、改签业务。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国家铁路局先后发文要求免费办理消费者的自愿退票业务,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部分平台、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拖延推诿,处置不当,甚至漠视、侵害消费者权益,致退改费用减免措施落实不到位。在旅游消费投诉方面,有消费者反映退订业务集中,旅行社及各网络销售平台售后服务跟不上;部分平台、旅行社承诺退款后退款不及时,或以代金券代替退款,引发消费争议;旅游经营者拒绝退款或者要扣除高额费用等。(记者王云)
新闻推荐
一男子为索要债务,竟伙同他人非法拘禁欠债人,结果讨债不成还将自己送入牢房。日前,该男子因犯非法拘禁罪,被埇桥区人民法院判...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