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明市民,就没有文明城市。反之,如果一个城市拥有足够多的文明市民,那么建设文明城市就会事半功倍。可以这样说,全民参与,全民支持,既是文明创建的动力,更是文明创建的保障。这份“二十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通过文明倡导的方式,让广大市民心中有了一把尺和一面镜。比照这一把尺,就能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参与文明创建;对照这一面镜子,更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与身边不足。知不足而后改进,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也就由此蔚然成风。
近日,“宿州文明二十条”甫一见报,就引发市民广泛讨论。“二十条”针对宿州社会生活实际,对市民日常言行、生活方式、交通秩序等各方面提出文明指导意见。
这份“文明二十条”突出“宿州”特色,选取的都是本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多见、易见的不文明、不文雅、不守秩序现象,如穿睡衣上街、出店经营、电梯间上下不知先后、红白喜事扰民等普遍性问题,有针对地向市民发出倡议。
众所周知,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没有文明市民,就没有文明城市。反之,如果一个城市拥有足够多的文明市民,那么建设文明城市就会事半功倍。可以这样说,全民参与,全民支持,既是文明创建的动力,更是文明创建的保障。这份“二十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通过文明倡导的方式,让广大市民心中有了一把尺和一面镜。比照这一把尺,就能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参与文明创建;对照这一面镜子,更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与身边不足。知不足而后改进,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也就由此蔚然成风。
只是,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在许多时候,面对着文明创建的日益高涨的呼声,一些市民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创建、支持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公共部门要学会把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譬如,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一些公共配套服务的跟进。像不闯红灯、垃圾分类,这些除了市民的“觉悟”,也需要公共资源的投入和公共部门的引导。同时,公职人员带头示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明是一张网,规则是编织这张网的内在“逻辑”。创文明城,做文明市民,具体的践行最终还是要落到我们每一个个体身上。只有每个人都把遵守文明守则当成义务和责任,严格遵守而不能心存侥幸,轻易动摇,才可能律之弥坚,行之弥远。
新闻推荐
赵琳在调研包保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时强调认识再提高措施再细化推动文明创建提质提效
赵琳在调研包保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时强调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