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埇桥区六成以上村有了“拳头”产品

来源:拂晓报 2017-11-28 16:3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八张的蔬菜沟西的瓜,大营的葡萄串万家,药闫的粉丝跨国门,梅庵叫响百万鸭……”近年来,一个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一村一品”的热潮在全国农业大区——埇桥区蓬勃兴起。

这是埇桥区致力引导农民加快科技兴农、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新的突破。目前,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已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农业生产领域的科技含量达到90%以上,粮食、瓜菜、林果、畜牧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全国林业先进县区”。

埇桥区“一村一品”的发展,是在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基础上展开的。各村的“一品”大都是本着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的原则,并通过对本村和邻村科技带头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最佳试验成果及其辐射能力而确定的,既不强行划一,使结构管理趋同,又引导邻近村、片的相对一致,以便于生产管理的产品销售,并实现了种子、管理、销售等“六统一”。永镇乡关湖村甜叶菊种植由原来的几十亩发展到全村,并辐射周边,种植面积已达7000亩,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沈家、王圩、三八、幸福、九里村的优质无公害蔬菜,四里中的大蒜,大许的土豆,邵杨的大葱,沈圩的花卉,朱仙庄、王垅的养猪,栏杆的黄牛,夹沟的香稻,符离集的土麻鸡、烧鸡,马梨园的草莓、葡萄,汴河、光明的面粉,夏刘寨的良种和山杂果,“汤家牌”的茄子,高滩、包庄的萝卜等,“一村一品”发展如雨后春笋,大多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有的还跨出了国门。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技种地的积极性。目前,全区已涌现出200多个各具特色的早春瓜菜村,反季节优质无公害瓜菜大棚村,间作套种、一年四种四熟蔬菜村,草莓村、葡萄村、蜜桃村、甜杏村、香菇村、养牛村、养羊村、养猪村、养鸡养鸭村、良种繁育村等等,并初步呈现出“一品带多品”、“多品促一品”的喜人局面。

依靠科技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每年创新和落实农业先进技术100多项,增加收入10多亿元,并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多人,带动20多万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有力促进了全区脱贫攻坚的步伐。不少农民高兴地说,“一村一品”抱成团,产品销售不费难,一年一步一层楼,实现小康不用愁。

(张成伍)

新闻推荐

市立医院举办儿科常见病诊治培训班

11月18日,市立医院举办儿科常见病诊治培训班。省儿童医院金丹群教授、市立医院副院长陈军出席培训班开幕式。培训班特邀安徽省儿童医院金丹群教授、儿童医院荣誉院长黄启凌主任、PICU杨林风主任分...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埇桥区六成以上村有了“拳头”产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