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野火春风古原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及其他□文/题周治杰

来源:拂晓报 2016-10-25 22:21   https://www.yybnet.net/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朗朗上口的古诗,传唱咏叹了百世千年。在今天,白居易——这位唐代伟大的诗人,与宿州的深厚情缘,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在古原大地,一段亘古不变的传奇故事依然流芳颂扬。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陕西下邽,生于河南新郑,青少年时代在符离县毓村(即今古符离村)东林草堂度过。白居易由河南远迁符离,其因有三:为避安史之乱后藩镇战乱;其父白季庚由彭城县令擢升徐州别驾(刺史佐吏),并兼任徐泗观察判官;其族六兄白幼文在符离任主簿。这样,白季庚便将家室迁至既是其近在咫尺的辖地、又有官府族人关照的符离县。由此,白居易在毓村东林草堂正式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课赋诗书、科考出仕、诗歌创作的生涯,与符离结下了深厚情缘。

乡情  白居易一直视符离为第二故乡,倾情歌咏其风物世情的诗篇40余首。这些诗中的春草秋菊、夏菱冬雪、冷月霜华、黄鸡白酒、里巷炊烟、古松寒竹、池荷岸柳、梧桐桑麻、驿站石桥、汴河睢水、隋堤古道、陴湖白鸥、流沟禅寺、武里山花等美好风物,无不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情。乃至白居易离开符离20年后的53岁时,于杭州刺史任上赴京,为慰乡情,专来符离,并写下感时佳篇《埇桥别业》,寄寓了对第二故乡的深切感念叹惋之情。

友情  白居易寓居符离期间,有一群青春年少、意气飞扬的挚友,尤其与时称“符离五子”的刘五(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友情深厚。他们“朝寻”、“暮访”、“课赋诗书”、“写连句诗”、“暖倾寒酒”、“握词操赋”、“雨天连宿草堂”、“月夜徐行石桥”、“文场同苦战”、“十载九登科”;他们经常陴湖戏鸥、睢水钓鲤、游流沟寺、登武里山,诗酒盘桓,砺勉共进,情深谊笃,视若同怀。

亲情  公元782年,白居易奉母陈氏偕弟幼美移居符离。这样,不但便于任符离主簿的六兄幼文、任徐州别驾的父亲、任徐州古丰县尉的外祖父陈润、任古沛县令的叔父季般等就近探聚、关照,也便于外任于周边的叔父季康(宣州溧水县令)、长兄幼父(睦州县尉)、七兄阐(杭州于潜县尉)、十五兄逸(乌江县尉)等至亲的顺道探视。其后,外祖母、六兄病殁,小弟夭亡,均权窆于符离;其父病逝于襄阳别驾任上,白居易葬父后即回符离伴母守孝3年。符离,是白氏一族年节、族事乐聚的中心;是白氏一族心灵亲情寄托的圣地。

恋情  白居易在符离有一农家邻女名湘灵,既是知己之友,更是初恋情人,但他们的纯真恋情却以悲剧告终。湘灵与白居易诀别时,送给了白居易一双亲手做的绣花鞋以作永久纪念。白居易为了这份青涩的恋情,为了这位影响他一生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宿州少女,写下了《长相思》、《寄湘灵》、《花非花》、《生别离》、《潜别离》、《感秋寄远》等或甜蜜、或痛彻肺腑的诗篇。“愿作深山林,枝枝连理生”,这是白居易海誓山盟的蜜恋;“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这是白居易与恋人痛别;“两腋不生翅,二方空白头”,这是白居易与恋人别后的思念。直至其年过半百再到符离时,物是人非,怆然动怀:“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形单影只,情何以堪!

诗情  白居易一生诗作3800余首,其数量在中国文学史上称最。他的思想儒、释、道三家兼具,但主要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曾将自己的诗作在内容上分为“讽喻”、“闲适”、“感伤”三类;形式上分为“排律”、“杂律”二种。其乐府诗作独领新潮。他以符离为背景创作的诗篇,以上类别兼备,情真意切,佳什连珠,其中卓绝千古者为: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五律,是白居易16岁寓居符离时的应试习作。唐代科考取士规定,凡统定诗题,题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似。所谓“赋得”,即“赋”诗“得”题之意,后随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席赋诗也往往用“赋得”冠题。常见之“赋得”诗则主要有两类:一为取前人成句为诗,如梁元帝的《赋得兰泽多芳草》,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等;另一类是咏物,如陈后主《七夕宴宣猷堂,各赋一韵,咏物自足为十物,次第用得帐、屏风、案、唾壶、履》等,而此类诗以五律送别者为多。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即属后一类。题中“送别”二字,标明其为咏物送别之作。此诗通篇重在写草,实乃借草取喻,以草之繁盛,隐喻友人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意。状物精美、情深意远、辞章工致,堪称同类诗中的扛鼎之作。

公元787年,白居易循当时“名人推荐入仕宦之途”的世风,携诗作赴京都长安晋谒权贵。据《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货贵,居大不易!\’及读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全唐诗话》等书都有类似记载。少年白氏因得当朝名士盛赞而一举名扬诗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状春草繁盛、茂密、纷披、鲜亮。《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离离”均用来写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草木繁盛之态。诗中叠词的运用,形成复沓咏叹,隐现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意念。野草的岁岁“枯荣”,正是其生命兴衰的自然律动过程,人生的聚散离合亦复如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是永恒的,然而,永恒的生命并非在平庸中延续,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烈火中焚烧:野火燎原,枯叶成灰,强调其毁灭的可怖,毁灭的痛苦;“春风化雨”,野草复苏,赞美了新生的力量,新生的欢乐。野草正是在毁灭与新生的博弈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它歌颂野草,又超越野草而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积极的鼓舞力量。诗人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觉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不但写出了“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塑造出一种烈火中永生的理想典型。意象壮美,工致精警,遗响千古。难怪孤傲的顾况,先是以白居易的名讳“居易”二字戏谑“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而读此一句后,击案叹服其“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从视觉上落笔写春阳下冷艳的绿草衔连远方的城邑。如果说上一联是承“古原草”重在写草,那么,这一联则深化“古原草”而重在突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旨。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这一联用“工对”,巧在精工。“远芳”、“晴翠”皆写草,却比“原上草”物象更具体、更传神,意境亦更寥廓、更苍茫。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可嗅;翠曰“晴”,则碧草沐浴着春阳,秀色可餐。“侵”、“接”应“又生”,更写出一种丛草漫展之势,进一步突出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勃勃生机。“古道”、“荒城”,给人以古风扑面,意境幽远之感,为“送别”营造了特定的环境氛围。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试想,当“王孙”踏着芊芊春草而离去的那一刻,“远芳”扑鼻,“晴翠”耀眼,生机盎然,来日可期。这种送别,不落“断肠别”、“垂老别”之窠臼,而是一种“乐天别”、“青春别”,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希冀和祝愿,怎么会泪湿衫襟,黯然魂销呢?

鉴赏古之咏物送别诗,既要看咏物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品位,又要看咏物与送别结合得是否绵密自然,有无诗意、诗情、诗味。白居易的这首借咏古原草而送别的名篇,把春草的色、香、形有机珠联,写得物象生动,意境阔美。全诗八句,七咏春草,一写送别。首联,以“离离”草“荣”点题作起;颔联,以“野火”“春风”承接;颈联,以“古道”“荒城”转别;尾联,以“又送”“别情”关合。情景交融,首尾相应,气韵流走奔注,章法严谨自然,诗意丰沛,诗情浓郁,诗味隽永。

这是一首野草颂;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宿州,养育了伟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为宿州增辉生华!

新闻推荐

2013年3月1星期五

1农历癸巳年正月二十第14182期宿州市区天气预报天气:小雨转多云&n...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是基础2016-10-25 21:57
评论:(野火春风古原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及其他□文/题周治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