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宿州 今日萧县 今日砀山 今日灵璧 今日泗县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今日灵璧 > 正文

冯庙镇王海林“只有干才能走出贫困”

来源:拂晓报 2020-05-26 11:0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冯庙镇王海林

5月17日一大早,灵璧县冯庙镇王圩村的王海林就起了床,今天收购鹅蛋的车要早早过来,他要忙着去给客户装车。王海林是王圩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前父亲患癌症,治病不仅花光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了一身外债,但38岁的王海林并没有被贫困击倒。他常说,只要肯干总会改变面貌

为了甩掉贫困帽子,2017年,王海林到外地学到了一手养鹅技术,决定回村养鹅。为了支持王海林发展养鹅,村里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他协调解决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又为他协调解决了6亩汪塘水面。2018年初,王海林用5万元贷款加上借来的钱办起了养鹅场。为了节省开支,王海林舍不得花钱雇用工人,承担了养鹅场所有工作,没日没夜地干,他知道这些鹅就是他脱贫的希望,万一出现差错,不但希望没了还会更加雪上加霜。

然而屋漏偏遭连阴雨,2018年由于鹅瘟疫情发生,加上第一年防疫经验不足,王海林养的白鹅死了一大半,损失惨重。王海林没有灰心,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后,认为只要防疫过关,养鹅仍是一条快速脱贫的路子。下半年王海林又在镇、村的帮助下,重新建起了养鹅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为海林请来畜牧专家,当王海林养鹅场技术顾问,由于科学饲养,防疫到位,当年王海林养殖的4000只白鹅获得成功,获利7万多元,当年脱贫。

王海林养鹅成功后,又把目光放到种植上,他看到村里一些户因外出打工,承包地耕种困难,就产生了把地租过来的念头,2018年,王海林租种耕地230亩,试着在租种的玉米地中养鹅,并获得成功,由于绿色养殖,产品受到市场欢迎,收入大增。通过辛勤劳动,几年来他的收入不断增多,事业越来越大。

说起这几年的拼搏,憨厚的王海林深有感触,他说:“贫穷并不可怕,没有过不去的山,现在国家政策这样好,只要肯干愿意干,总会甩掉贫困帽子,只有干才能走出贫困。”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省灵璧石协会向贫困村捐赠物资

5月12日上午,安徽省灵璧石协会向埇桥区栏杆镇孙楼村捐赠1万元的助学资金、价值8800元的净水系统和价值5万元的健康体检项...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瓷质仿灵璧石摆件2020-05-17 04:24
评论:(冯庙镇王海林“只有干才能走出贫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