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灵璧县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把组织资源转化为精准脱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精准脱贫动力,抓协调、严培训、重服务、强机制,综合施策,大大激发了选派干部的活力,实现了贫困村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双推进。
抓协调,促待遇落实。灵璧县对帮扶干部在思想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关注,明确专人联系帮扶干部,建立联系工作机制,了解帮扶干部工作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县委主要负责人多次亲自到村看望扶贫干部,县委组织部先后召开4次选派帮扶干部座谈会,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需求。向县直单位印发《关于落实选派帮扶干部待遇的函》,对选派干部保障服务作出具体规定。督促安排购置帮扶干部的办公设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严格执行转交办制度,确保选派帮扶干部住得下、吃得好、留得住。
抓培训,促能力提升。灵璧县多层次举办各类培训,先后举办扶贫业务、党建业务、应用纪实系统使用等培训班5期,培训扶贫干部2600多人次。组织30名第六批选派干部和原选派第一书记,对新任的选派帮扶干部开展“一对一”培训,抓好“传、帮、带”,推动尽快转换角色、进入工作状态。运用好智慧纪实系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强各工作队之间的工作交流。
抓服务,促潜能激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将倾心服务作为扶贫干部管理的重要一环,让选派干部找到回家的感觉,使组织部真正成为“选派帮扶干部之家”。畅通沟通渠道,全县选派帮扶干部建立微信群、QQ群6个,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尽力及时解决,让选派帮扶干部暖在心里。及时打造一批示范点,树立全县精准帮扶样板。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选派帮扶干部引入项目资金600多万元,建成扶贫工厂15个。
抓机制,促廉洁自律。夯实工作责任,制定《灵璧县选派帮扶干部量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职责、请销假、管理与考核的具体办法,与贫困村“第一书记”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和《任期责任书》。制定《灵璧县选派帮扶工作队资金使用办法》,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签报流程及相关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坚持智慧纪实和实地督查相结合,每周对选派帮扶干部进行一次督查,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在岗在位、工作、生活学习等状况,做到一周一督查、一月一座谈、一季一调度、一年一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在岗在位在状态。(李伟本报记者杨雪)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虞姬乡紧握“精准”二字不放松,积极推进各项扶贫政策公开公平公正、精准稳妥有序实施。精准识别。该乡经过多次识别调整,净增贫困人口123人,其中新识别31户55人、未脱贫人口补录44户7...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