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宿州 今日萧县 今日砀山 今日灵璧 今日泗县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今日砀山 > 正文

古稀老人耗时三年,手绣《清明上河图》

来源:新安晚报 2020-12-08 09:44   https://www.yybnet.net/

张素琴家住宿州市砀山县,今年71岁。2018年初,她决定亲手绣一件大作品,纪念来之不易的晚年幸福生活。三年来,老人光老花镜就换了好几副,终于绣好了长6米、宽0.5米的《清明上河图》。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整幅作品以黄色和灰色为基色调,用了78种不同颜色的线,人物和建筑的细节十分生动。

绣一件大作品,纪念幸福生活

“我年轻时算是无师自通,会裁剪、制衣。新款的衣服,我只要看过一遍,买布回家就能做出来。”张素琴告诉记者,当年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她做的,左邻右舍也喜欢买布找她来做衣服。由于手艺好,张素琴以前开过缝纫班,收过很多徒弟。刺绣、手绣对她来说并不算难。

张素琴的儿媳李女士说:“婆婆初次接触十字绣还是在十年前。当时,家人担心她无聊,就买小件十字绣给她打发时间。我婆婆陆续绣了一些小物件,很快就能完工,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挑战性。”

记者了解到,张素琴的几个孩子都很省心,她和老伴与99岁高龄的老母亲一起生活,日子过得越来越好。2018年初,张素琴想着绣一件大作品,纪念这来之不易的晚年幸福生活。经过精心挑选,她选择绣一幅《清明上河图》。

耗费三年时间,实现心中愿望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北宋时期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各色人物,牛、骡等牲畜,来往车船,房屋、桥梁、城楼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很适合刺绣。”张素琴告诉记者,她的作品长6米、宽0.5米,从2018年初开始绣,历时三年才完成。

“婆婆眼睛渐渐老花,还有严重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作品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有时我们也很心疼老人家,平时也给她很多鼓励。庆幸的是坚持了三年,终于完成了这幅作品。”李女士说,婆婆张素琴在绣这幅作品的三年里,光老花镜就换了好几副。颈椎受不了了,老人就靠在沙发上昂着头,举起手来绣;腰椎不行了,就用束腰带进行固定……

记者看到,整幅作品以黄色和灰色为基色调,总共用了78种不同颜色的线,人物和建筑的细节绣得十分生动。“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它凝结着时光和希望。我一直想把这幅《清明上河图》绣完,现在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张素琴说。

记者了解到,张素琴和老伴年轻时没读过大学,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虽然生活在农村,但老两口哪怕再苦再累,也会供孩子们读书。让张素琴和老伴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努力,也很争气,他们实现了梦想,都上了大学。“现在三个儿女的小家庭和谐美满,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殷子昂记者王吉祥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宿州市强力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本报讯今年以来,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和省、市部署要求,结合宿州市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古稀老人耗时三年,手绣《清明上河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