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宿州 今日萧县 今日砀山 今日灵璧 今日泗县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今日砀山 > 正文

手语搭配英语 讲述文物故事 记者带你走近安徽省博物馆的那些 “大神”志愿者们

来源:安徽商报 2020-11-29 22:49   https://www.yybnet.net/

博物馆里,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物馆外,他们在各行各业各自精彩。他们是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收获别样人生。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近期“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和安徽省首届博物馆“十佳志愿者”推介活动相继在合肥举行。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带您走近安徽那些优秀的博物馆志愿者,了解他们的开挂人生。

手语加英语讲述文物故事

博物馆里,通过志愿者们的讲解和互动,承载丰富历史讯息的文物活起来。在砀山县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于昆鹏的讲述却常常是无声的。

于昆鹏是砀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教师,工作已经20多年,担任聋生的语文教学工作,手语熟练、标准,一直担任市、县公安局的手语翻译工作。他还是安徽省特级教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英语口语尤其流利。坐落在“中国梨都”的砀山县博物馆2018年正式开馆,每到梨花节和采摘节,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游客纷纷来赏花、摘梨,来参观博物馆的观众也多起来。博物馆刚开馆时,急需一批志愿者,特别是志愿讲解员、英语翻译、手语翻译等专业技术人员。得知消息后,于昆鹏第一时间报了名。

怎么能让外国观众和特殊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于昆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查资料、整理归纳,把所有馆藏文物的文字介绍翻译成英语和手语,为今后的讲解和翻译打下了基础。

普通的文物介绍专业性强,文物背后的故事内容广博,简单的用手语翻译,聋人很难理解。于昆鹏就和博物馆商议,录制一套手语翻译视频,上传到电脑系统中,供聋人点击观看。为了保证视频的质量,他先撰写文稿,再一一用手语翻译,反复练习后再录制。有时候一个手语视频要录制几遍,甚至十几遍。但辛苦的付出没有白费。视频完成后得到了聋人观众的高度评价。

与子女搭档志愿服务中共成长

来自马鞍山市博物馆的志愿者秦艳也获得了全省博物馆“十佳志愿者”的荣誉称号。成为志愿者三年多来,她累计志愿服务时间600个小时。

“2017年的暑假,我给女儿毛秦熹报名参加马鞍山市博物馆第一届‘小小讲解员’夏令营,看到她在博物馆里快乐成长,为观众提供志愿服务,我也为她感到自豪。”抱着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想法,原本从事会计工作的秦艳也报名参加了马鞍山市博物馆第一届“博物馆之友”招募,经过面试筛选、培训考核,她和女儿成为马鞍山市博物馆第一对“母女档”志愿者。

“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工作质量影响观众的参观质量,一次高质量的讲解服务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知识和享受,更直接反映博物馆的形象和文化氛围。”秦艳说,博物馆志愿者是普通参观者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博物馆有讲解词,文物背后的知识点也可查到,但要把文物讲活,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讯息,就需要志愿讲解员做大量的工作。在熟练掌握基础讲解词的同时,秦艳还精读书籍,广泛收集资料作为讲解的补充。她还花时间考察城市及周边的多处历史遗址、遗迹,走近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丰富知识积累。

完成一场又一场精彩讲解的同时,秦艳也和女儿共同成长。2019年,她和女儿一起以马鞍山市博物馆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课本上的马鞍山”马鞍山市讲解员大赛,获得了社会组三等奖。如今女儿已经在读高一,遇到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还是会抽出时间和妈妈一起参加。

在安徽各地博物馆里,像秦艳一样的“母女档”“父女档”志愿者还有不少。砀山县博物馆志愿者于昆鹏13岁的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成为了一名小讲解员。因为工作认真,于昆鹏和女儿还双双被评为砀山县博物馆优秀志愿者,并在博物馆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六旬志愿者十年服务6300多小时

在首届全省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中,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吴陵陵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已经65岁。2011年安徽博物院首次面向社会大规模招募志愿者,刚退休的吴陵陵就报名加入了。退休十年,她在博物院志愿服务了十年。十年里,她总服务时间长达6300多小时,讲解批次达1600多批,受益观众近2万人。

吴陵陵家住省城双岗附近,每次来位于政务区的安徽博物院新馆都要横穿主城区。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她对志愿服务的满腔热情。她特别喜欢历史,每天晚上看各种文博类电视节目。在吴陵陵看来,既然从事志愿讲解,就要有敬畏之心,要对观众负责。熟记几万字的讲解词、查阅资料仅仅是第一步,吴陵陵还给自己提问。准备《安徽文明史》讲解,她给自己提了几百个问题,查资料,咨询专家,逐一弄清楚答案,就为了真正给观众讲解的时候准确无误。高水平的讲解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很多观众根本不相信吴陵陵是一位“业余选手”。

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不仅仅是讲解。十年来,吴陵陵还带领安徽博物院志愿者们构建了安博志愿者志愿服务资料信息系统,培训新志愿者,积极参与“下基层文化宣讲活动”并担任主讲。能坚持志愿服务这么久,吴陵陵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喜欢”。“这么多年了,每次来博物馆还是觉得心潮澎湃。每次讲解完,观众鼓掌致谢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安博志愿团队上榜全国“十佳”

除了在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志愿者还走出展厅,把文物背后的故事送到观众身边。在近期举行的“牵手历史——第十一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推介活动中,安徽博物院志愿者“服务基层行”历史文化宣教项目团队上榜,获得“十佳志愿者之星(团队)”称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目前共有注册志愿者135名。2018年,志愿者团队在完成基本陈列展厅免费讲解、公益社会教育活动、历史文化讲座等活动的同时,成立了“服务基层行”历史文化宣教项目团队,定期赴安徽省内各地市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乡村街道社区等开展宣教活动。截至今年10月,“服务基层行”历史文化宣教项目团队已经开展安徽历史文化宣教活动89场、参加项目的志愿者300人次、服务时间1068小时,受益社会群众近2万人。“安徽博物院里的国宝档案”“安徽文房四宝”“安徽革命史”“博物馆里的文字变迁”“画坛奇女潘玉良”“慧眼识徽州巧手拼徽建”“探索徽韵面对面”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服务项目备受观众喜爱。(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新闻推荐

安徽省降下今冬首场雪 月底前气温持续走低

星报讯昨日,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入侵,安徽省沿淮淮北部分地区降下了今冬首场雪。气象学上入冬标准是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手语搭配英语 讲述文物故事 记者带你走近安徽省博物馆的那些 “大神”志愿者们)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