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砀山县按照“外联内促互动,输出回流并举”的思路,多管齐下发展劳务产业,有效激活农村经济“一池春水”,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使务工农民实现了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该县有20多万名农民在外地务工、经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为把这一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该县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打造回乡创业绿色通道,让回乡投资创业者在用地、用电、供水等方面享有同等优惠政策,并对他们实行全方位跟踪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全力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帮扶。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有3000多人,创办各类企业210余家,投资总额近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3000多个。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走出去”工程,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范围。该县通过搜集信息、提高劳动技能和加强劳务市场管理等,为外出农民工实行“套餐服务”,确保他们外出安心,工作放心。县人社部门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对有价值的用工信息,派出专人到用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工资有保障、岗位安全、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签订劳务“订单”,与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签订常年用工合同。
依托特色产业,狠抓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该县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开展技能培训等形式,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向非农领域转移。在大企业迅速崛起的同时,全县的小型加工企业也遍地开花,各类小型加工厂发展到30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 (本报记者 路杨)
新闻推荐
4月10日,医务人员向归来的援鄂抗疫医疗队员献花。当日,宿州市举行欢迎仪式,迎接第四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回家。本报记者董虎...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