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事关乎民,水事大于天”。今冬以来,砀山县官庄坝镇在县水利局的支持下,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大投入力度,将农田水利兴修与美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重点抓好坑塘治理、沟渠清淤整治和泵站改造等“八小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该镇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农村水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改变因大量劳动力外流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砀山县官庄坝镇积极探索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种植离不开高标准的水利基础设施。该镇在协调县水利局支持的同时,还积极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兴修水利。目前,该镇吴集村项目区已挖沟渠32条,修建桥涵36座,新打机井62眼,基本满足了项目区的灌溉需求,为打造现代农业提供了“生命线”。
官庄坝镇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支撑保障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建设规划,全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规模和档次,切实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宿州市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中,该镇抓住机遇,掌握主动,有效流转偏远村庄、路面闲地种植经济林,目前已经种植4万余株。另外,砀山县水利局在经济林区配套修建水井29眼,保证了经济林的健康发展,使经济林成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今冬以来,官庄坝镇坚持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结合“三边三线”清理,大打“坑塘治理、沟渠清理”翻身仗。在县水利局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清水工程”、“四边三化”、“双清”等专项行动,采取截污、清淤、整治、保护等措施,建立和完善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治污截污等长效管理机制。截止到目前,该镇筹集社会资金532万元,出动大型挖土机11辆,共完成4.8公里利民一支河及5条中沟2.6公里的开挖建设,完成48条路侧32公里的小沟整治工程,县水利局又给予桥涵配套建设37座,坑塘治理7面,灌溉面积近2万亩,使全镇沟渠河道“经脉畅通”。
为使水利设施建好、管好、用好,该镇在县水利局的指导帮助下,率先出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水利设施维修养护管理保护体系,实行县建、镇用、村管,县水利局建成项目后,镇级每年拿出3.5万元用于维护,平常管护由村级干部实行片区包保管理维护,确保河渠、沟塘三无“无漂浮物、无杂草、无污染”,确保机井三有“有电、有泵、有水管”。通过有效地管护制度,达到重建重养,使水利工程惠泽民生、助推发展。戴红梅 本报记者 马远征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去年以来,砀山县把产业富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打造品牌农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