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砀山新闻 > 正文

“正是宿州好风景”

来源:拂晓报 2014-09-01 18:34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1版)努力让宿州的城乡环境更优美,让宿州的群众生活更幸福,为建设“四个宿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市长史翔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把“三线三边”城乡环境整治、美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村卫生环境质量,建立环境整治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三线三边”暨城乡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成效,让广大群众体会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实惠。

顶层设计方案出台虽是在2013年12月31日,但宿州市各地环境整治的自发自觉行动却发端于2013年11月。在前期的“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中,各级各地牢固树立“小垃圾、大民生”的理念,行动迅速、扎实推进,举市而为、全民动员,“三线三边”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呈现出“措施实、力度大、行动快、投入多、效果好”的显著特点。仅前三个月,全市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6亿元,出动大型机械3500多台,投工投劳280万个,完成土方3300万方,清理垃圾42万吨,移除乱堆放乱搭建8.7万多处,整治骑路逢集297处,植树115万余株,治理沟河塘、边沟4200条(段),整治流域面积3600平方公里,停产整顿非煤矿山126处,开展矿山复绿6座。“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前期,快速而显著环境改善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称赞。

特别是在2014年春节前后,市领导逐县区、逐乡镇、逐村组深入环境整治一线督查、指导、推进,各级党员干部不分节假日奋战在环境整治一线。经过前三个月各级领导的高频次推进和一线广大干部群众的辛苦努力,宿州市“脏、乱、差”现象便得到初步治理,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明习惯日益养成,成效立竿见影。“今年过年回家,家乡的环境变化太大了,我差点找不着回家的路。”春节前后采访时,灵璧县娄庄镇葛店村村民高盘友告诉记者。

宿州工作法之二:

干部带动  群众参与  干群关系更和谐

——基层党员干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投身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去,干群关系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变得更加和谐;各县区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环境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打牢了环境整治的群众基础。

环境整治的关键环节在基层,如果能走好基层这盘棋,环境整治工作各个环节便“不打自通”。宿州市环境整治工作之所以能够一开始便进展顺利,收效快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基层干部的带动示范和千千万万群众的广泛参与。

“环境整治关键在表率和带头的作用的发挥,只要我们基层群众能够主动作为,率先投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去,群众最终会理解支持的。”埇桥区桃园镇一位“环卫专干”告诉记者。桃园镇镇区有一个大型集市,“以前,每到逢集人都走不动,大家你把东西搬到门外卖,他把车子停到路中间,我把垃圾倒在家门口,乱糟糟、脏兮兮、臭烘烘”,在集市上开了家小商铺的陈军说起门前街道以前的“脏乱差”记忆犹新。而变化刚刚发生时,陈军还是个“作壁上观”的旁观者。 

“刚开始,我看到镇里的好多干部都拿着铁锹、扫把到大街上扫垃圾、平路面,觉得怪新鲜,就站在门口看他们干。”而让陈军没有想到的是,镇里组织的集中清理镇区和周边公共区域内暴露性垃圾的几十个干部和志愿者这一干就是十几天。眼看着大家都动起来了,陈军有点坐不住了,他开始自觉主动地清理暴露在店铺四周的生活垃圾,就这样,陈军从“后觉者”变成了“响应者”,把环境整治当成了“自家事”,久而久之,广大农民群众对待环境整治的态度也从袖手旁观到拍手称赞,最后动手去干。

自2013年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埇桥区便树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思路,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违章乱建大拆除,绿化美化大提升、广告标牌大治理等专项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全区上下形成了思想共识高度统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舆论氛围浓厚热烈、群众参与空前广泛、环卫体系初具雏形、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良好环境整治格局。

“小垃圾、大民生”,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环境整治取得实效的基石,是环境整治成果获得认可的标尺。砀山县官庄坝镇刘楼行政村有12个自然村,面积较大、乡村道路较多,治理难度较大。在经过前期环境集中突击治理后,村子整体面貌取得很大改观,但大规模整村推进,将环境整治推向纵深,难度则较显不易。

面对困局,镇村干部经过商议谋划想出了“金点子”——集中提升个别自然村,然后逐村推进,倒逼群众积极性。在集中提升个别自然村时,村里组织觉悟较高的群众捐款带动村民自筹资金,镇里根据项目资金数额补助40%。一时之间,架桥拓路、修建水冲厕所、绿化乡村道路成了刘楼村里人人热议的话题,大家看着被先“打扮一新”的村子,心里直着急。“治理提升带来的变化在一个村子成为时尚时,其他村子的老百姓就都坐不住了,纷纷跑到村部争着抢着要出钱出力搞治理。”刘楼村支书蒋建立告诉记者,巩固治理成果,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将环境整治推向纵深化还是得靠群众参与。

这样,刘楼村治理提升、整村推进的这盘棋就活了起来,村民争着抢着出钱出力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冲力,竞相加快环境整治步伐,接下来这盘活旗的每一步就都显得格外有序高效。官庄坝镇决定将这样的带动补贴模式逐村推进,通过镇里出资、村民自筹自缴等方式先后投入442万元,出动9000余人次参与清理垃圾、平整土地、整治坑塘、绿化硬化,全镇78个自然村面貌全部焕然一新。

在全市农村大街小巷还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职工、老模范自发组成“五老”环境整治工作队,他们走上田间地头和街头巷尾,宣传、参与环境整治,充当环境整治监督员,有老教师曾这样说道:“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年人也不能闲着,要发挥余热,为环境整治也出一份力。”“夕阳红”成了环境整治的重要力量。

自“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宿州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思路,使环境整治工程的意义进村入户,入脑入心,正确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烈的宣传舆论氛围,形成了“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的工作局面。各县区大量印制“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倡议书入户发放,大大提高了“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的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文化墙、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提高了环境整治工作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各行政村与居民签订包保责任书,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各级各地党员干部在宣传带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过程中,逐渐增长了本领,提高了群众工作能力,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干群一家亲”成为了宿州大地的鲜活“正能量”。

经过前期的集中治理,城乡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为防止“脏乱差”现象反弹,宿州市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监督活动,人人可以将身边的垃圾、“脏乱差”现象通过短信、图片的形式发送到环境整治部门,由市移动公司进行抽奖,给予物质奖励,既提高了环境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又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充当环境整治的监督员,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宿州工作法之三:

硬件配备  制度跟上  环境整治有出路

——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是解决垃圾出路问题,宿州市大力投资建设垃圾运转设施,积极筹建垃圾发电厂,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维护制度,解决了环境整治中垃圾的出路问题。

环境整治通俗来讲是一个清扫——收集——消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的配置。日常垃圾处理体系对于城市而言是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在农村则是“短板”,如何建构垃圾处理体系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性工作、紧迫性工作、长远性工作。

埇桥区曹村镇是个交通四通八达,工业发展较快的乡镇,“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任务较重、工作量较大,但其整治成果显著,城乡面貌改善较快,究其原因就在于农村垃圾处理体系的快速建立。在环境整治前期,曹村镇就迅速配置了垃圾清运车169辆,大型垃圾箱27个,小型垃圾桶1200个,主要用于维持镇区和乡村日常垃圾清理和转运。“打扫垃圾很轻松,垃圾车都是自卸升降式的,我们主要负责把小垃圾桶里的垃圾集中到大垃圾箱里,垃圾车能自动装载运走。”负责镇区垃圾转运的环卫大爷告诉记者。“每天上午都有洒水车在村里洒水,村子里现在是既干净又漂亮。”曹村镇桃山村的王素玲大娘对村子里的新变化同样赞不绝口。

和曹村镇一样,全市近百个乡镇在环境整治初期都面临着建构农村治理体系的任务,而所有乡镇的行动速度和节奏具有高度同步性,以致2014年春节前后,宿州市出现了生产企业加班加点,垃圾设备还是供不应求的特殊现象。而就全市而言,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在2014年3月底便初步建成,垃圾桶、垃圾箱、转运车、洒水车、环卫工人基本“配置”完毕。

环境整治的出路说到底就是垃圾往哪去的问题,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走向纵深之际,宿州市如今已将垃圾发电站建设提升了日程,计划2014年内开工建设3—5座垃圾发电厂,其中砀山县垃圾发电厂项目总占地60亩,总投资2.5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土地征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部分前期工作。9月底前,将完成用地预审、环评、能评、水资源论证等支撑性文件,并报省能源局核准,10月20日前正式开工。其余各县区垃圾发电厂也正有序推进。

农村垃圾处理体系的建设不仅限于垃圾处理设备的配置和垃圾发电厂的建立,关键环节还在于与之相匹配的农村环境整治制度的建设,而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保证环境整治成果能够得到有效巩固,垃圾处理体系能够得以健康运转。砀山县官庄坝镇吴集村通过开展“每人每月一元钱、垃圾杂草全扫完”活动,保证了村里清扫用具的供应和日常环境卫生的维护,所筹资金设立专户、专人管理并定期公示资金使用情况,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每人每月一元钱、垃圾杂草全扫完”显然是宿州市乡村在探索环境整治制度建设方面一个别出心裁的“金点子”。另外,宿州市各地还积极探索建立实行日督查、周考评、月评比的约束激励机制,调动环境整治积极性;建立环卫经费收支管理台账,保证专款专用,并建立了包括环卫工人职责和制度、环卫管理人员职责和制度、垃圾转运和清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环境整治规章制度,保证农村环卫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

宿州工作法之四:

政府主导  市场参与  常态运行有保障

——环境整治归根结底要保证治理体系的常态运行,宿州市将环境整治纳入政府职能,明确职责,加大财政资金支出,确保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各地积极探索引入市场元素参与环境整治,提高了社会效益,保证了环境整治常态运行。

环境整治的关键在于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旦建立长效机制,环境整治便可以秩序井然,常态运行。宿州市为保证环境整治这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能够更多、更好、更长远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把环境整治纳入政府职能,将各项任务目标分解到相关部门,明确责任,提供财政资金保障,并作为民生工程常抓不懈。

截至7月底,全市各级投入资金4.26亿元,其中市、县区财政投入1.66亿元。出动大型机械5500多台套,投工投劳350万个,清理垃圾97万吨,清理柴草堆、乱堆乱放72.8万处,拆除乱搭乱建13.9万处,涂白1372万平方米,整治骑路逢集517处,植树443万棵,治理沟塘坝渠8200条(段),停产整顿非煤矿山138处,矿山复绿6座,初步实现村庄美、道路畅、环境优、百姓乐的可喜局面。群众由衷地说:昔日“脏、乱、差”,变成了今日“洁、美、佳”。

2014年全市安排500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各县区财政按人均不低于25元标准列入预算,乡镇按财政10%列支专项资金。各县区2014年财政预算也分别设立环境整治专户,砀山县安排环境整治财政资金3000万元,萧县安排3450万元,埇桥区5645万元,灵璧县2500万元,泗县3000万元。同时,各县区还有效整合危房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美好乡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环境连片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重点向“三线三边”倾斜,破解资金瓶颈问题,确保了环境整治有钱办事、有人办事。

将环境整治纳入政府职能后,财政的主导地位便随之产生,财政主导环境整治带来的是资金保障和长效基础,而市场则可以给环境整治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增长效益。

2014年5月14日,一纸协议递到了官庄坝镇党委书记的办公桌上。协议双方是官庄坝镇官庄社区村民委员会和砀山县好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协议要求,砀山县好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投资2600万元建设官庄坝镇集贸市场,建立商业步行街、安置房、住房及道路、下水道、路灯等相关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后,官庄坝镇只有协助管理权,其他任何收益权利全部归属砀山县好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协议中有一条和“三线三边”绿化提升直接挂钩的条文:砀山县好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20日前完成砀官路、吴谢路、曹杨路北段的绿化投资70万元。该条文就是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农村环境整治的最好佐证。另外,集贸市场的改造扩建本身就是对农村环境的大规模整治,而商业步行街、安置房、住房及道路、下水道、路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则更是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巨大提升。

官庄坝镇的道路绿化提升模式也给“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今年,官庄坝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打地挖穴,然后将树坑卖给绿化公司,所得费用除了支付工人工资外,剩余全部投入到“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中去。并且树木由绿化公司统一栽植、管理、维护,10年后其方可砍伐、买卖或移植,树木的收益权全部在绿化公司。目前,镇、村主干道路全部栽植各类长青类绿化树木,绿化覆盖率得到显著提高。官庄坝镇环境整治模式的成功就在于吸引市场元素的参与,将市场能解决的交给市场,在盘活环境整治资金盘面的同时,增加了社会效益,保证了环境整治的常态运行。

目前,宿州市“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全市各地坚持以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操作、可持续、可长效的环境整治新路径,建立财政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有钱办事;围绕垃圾有出路、投入有保障、清洁有队伍、收集有设备、考核有制度、宣传有成效的“六有”目标,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积极引入市场元素参与环境整治,提高社会效益,为环境整治常态化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近日砀山县公安局在一村一警工作中要求机关下派的包村

近日,砀山县公安局在“一村一警”工作中,要求机关下派的包村民警要脚踏实地、深入一线开展“百名民警访平安”活动,机关民警冒着酷暑深入梨乡果农家中开展调查走访、为...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正是宿州好风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