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砀山县坚持重点突破、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真正让农民富起来、乡村靓起来。
实施“三进”工程,培育“四型”农民。美好乡村建设涵盖面广、工作量大,为抓出实效,该县从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夯实农业基础、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等10个层面,筛选确定了21项重点工作,通过抓重点、攻难点,着力提升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以“农民致富靠技能,技能提升靠培训”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培训进课堂、务工进企业、致富进合作组织“三进”工程,通过定向培训、集中培训、专项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举措,积极与大中型企业搞好对接,重点加强就业务工、种养加工、机械操作方面的技能培训,着力培育能工巧匠型、大雁引领型、产业劳动型“四型”农民。去年,累计培训各类新型农民8630人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坚持把稳定粮食生产,建设高标准粮田作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13年,全县果蔬、畜牧、林木、粮食四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4.6亿元。加快“两区”建设,重点打造以国家级标准化果园、精品水果设施栽培示范基地为核心的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以万亩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板材加工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为主的薛楼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故道现代农业标准化水果产业基地实施项目8个,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修建道路76公里;建成两个国家级标准化果园,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
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集约化程度大提高。去年,支持7家企业申报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7家。积极引导合作社加快发展,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74家,总数达2115家。林业经济成效明显,涉林企业达到393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林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
推进农村社区和标准化村庄建设,农村环境更优美。稳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去年,新建住房123栋3245户,拆除旧房2387户,腾空土地1094亩。在古城社区探索设置农村社区管理新机制,努力打造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亮点。大力实施美好乡村标准化建设,采取项目化管理,逐村督导、逐个推进,创建22个美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 (黄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去年以来,砀山县玄庙镇积极尝试,通过推行“三抓”、“两落实”模式,有效减少和控制业务范围内群众越级访的发生。坚持“三抓”...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