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砀山新闻 > 正文

巧解三道题,除污更给力

来源:拂晓报 2014-02-26 20:52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1版)调动社会力量、村集体经济力量和农村群众的主动性,采取“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办法,分摊环境整治资金压力。

在泗县瓦坊乡王集村,10多名身穿黄马褂、脚踏垃圾车的保洁员成为一道风景线。他们的保洁工具和工资一部分来自财政,一部分来自富民专业合作社。最近,这家合作社参与环境整治,承包了这个村的“物业”,与基层政府、村民实现了“三赢”。宿州市还引导民营企业经营农村保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环卫公益事业的空白。此外,一些村庄通过移走垃圾山,栽植经济林,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村集体积累,实现了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有效解决了村里的后续保洁经费。

“财政资金是主渠道,社会资金是有益补充,群众也要量力而行、有所作为,完全指望政府长期无偿搞卫生不现实。”埇桥区一位基层干部说。据了解,在一些村庄,“每人每月一元钱,垃圾清运管全年”的资金筹集形式已被村民认可,保证了村级保洁可持续发展。

群众认识不高怎么办

——宣传讲艺术,村民抢着干

老人走路吸烟自带纸筒,为的是接烟灰;路上飘过塑料袋,行人随手捡起丢进垃圾桶;门前的花草树木,村民主动浇水呵护。在萧县费村,维护村庄环境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从过去的“垃圾随手扔”到现在的“随手捡垃圾”,从过去的“要我干”到今天的“我要干”,村民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村里的流动红旗制度。

“全村人都想争这面旗,这个月挂到俺家了,俺全家人都感到光彩。”村民张德霞指着客厅里一面“卫生循环红旗”,乐得合不拢嘴。这个村组织妇女代表每日巡查路面,每月挨户检查家庭卫生,前三名挂“卫生循环红旗”,连续保持半年给予现金奖励,点燃了全体村民的参与热情。

“环境整治,受益在群众、主体在群众、关键在群众。”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说。为掀起全民参与热潮,该市采用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发动,先后推出大学教授、医学专家、环保专家、领导干部系列解读,以图文并茂、情理交融的形式,宣传环境整治对改变宿州形象、加快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农村“五老”自发成立劝导员队伍,通过和群众算环境账、健康账,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市学生在校上一堂环境课,回家给家长上一堂环境课,“小手拉大手,向着文明走”;许多乡村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组、户评比,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签订“三包”责任状,规范和约束群众行为。“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了教育、提升了素质、分享了快乐,全社会关心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宿州市委宣传部长何志中说。

“环境整治是农村多年生活陋习的‘自我革命\’,如不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光堵不疏,光禁不导,就很难避免问题反弹。从群众利益考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让环境整治真正深入人心。”宿州市委副书记张冬云说。乱堆柴草是宿州农村一大痼疾,然而,走进灵璧县村庄,记者发现门前屋后的柴草垛不见了踪影,它们都去了统一堆放点,就连一家一户的鸡棚、羊棚也进入集中规划的“养殖小区”,这些举措既保留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又保证了环境的清洁卫生,深受群众欢迎。为做到环境整治工作细致贴心,宿州市各级干部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和走村串户,面对面了解群众意愿,第一时间回应群众期待。一些基层干部拜师群众,汇集民智,化解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芦岭镇镇长张丙成深有感触地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环境整治工作让群众满意的最好办法。”

干部动力不足怎么办

——考评动真格,干部比着做

2月19日,宿州市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总结点评会,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位列后两名的萧县和砀山县分别对位列前两名的灵璧县和埇桥区“奖励”20万元和10万元。这种“后进掏钱奖励先进”的新机制激发了各县区、乡镇、村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之势。

宿州市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每月对各县区进行一次全面考评,考评结果在媒体公布。当月综合考评倒数第一名的县区拿出20万元奖励给第一名县区,倒数第二名的县区拿出10万元奖励给第二名县区,其他园区和乡镇、村庄也大都参照执行。作为一种动态考评,暂时领先者须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后进者要知耻后勇,后来居上。同时,该市还建立周调度、月考评、季考核、半年小结、年终总评的工作机制,把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第三方考评等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现在,环境整治不光是一场垃圾歼灭战,也是我们各县区、乡镇的一场荣誉之战。”一些负责人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县区和乡镇发生了互相“暗访”的趣事。最近,灵璧县不时派人“刺探”泗县的情报,发现对方的亮点就立即“补课”,而泗县也同样对灵璧县派出多批“侦察员”。“千万不能被比下去,否则既丢面子又丢里子。”一位县领导表情凝重地说。

“环境整治考评动真碰硬,毫不含糊,一开始的奖惩还在经济层面,下一步就要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说,对于推诿扯皮、推进不力的,市委、市政府将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因主观原因导致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群众意见较多的,将严格追究“一把手”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些干部说,在这种压力下,得过且过、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在全市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环境整治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离农村环境根本好转和广大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稍有放松还有可能回潮。环境整治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只有前进,没有退路,一定要让老百姓生活在蓝天净地、绿水青山中。”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向全市人民郑重表态。

(原载《安徽日报》2月25日二版头条)

新闻推荐

朱楼镇忙趁春风添新绿

本报讯  自绿化提升工作启动后,砀山县朱楼镇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安排绿化工作,明确目标、严格落实,在全镇掀起了绿化提升行动的热潮。据了...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巧解三道题,除污更给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