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砀山县把产业富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打造品牌农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为给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发展后劲,砀山县注重产业培育,聘请知名专家为6个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制定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协调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6个示范村共同组建产业联合体,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紧密结合的利益链条,有力推动了示范村产业发展。
该县中许中心村以现有的兴达皮革等龙头企业及专业养殖合作社为依托,发展养殖及肉、皮、毛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中许、杨集、闫庄、朱店4个村复耕出的土地,采用“分利不分地”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走土地集约化经营之路。杨集村全力打造生态旅游业,以文家河、梨花观赏路线、“梨花湾”和“鳌头观海”景区为依托,发展乡村游和生态游,实现产业多元化,农民收入多样化。白腊园村完成3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以大棚油桃、银杏树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生产基地,银杏树年销售额达8亿元,油桃销售产值达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薛楼中心村成立神农、森源、德忠等11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成3000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既营造了平原林海的生态效应,又为园区板材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加工原料。闫庄村建设高标准草莓大棚10座,建设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助推村级产业发展。
目前,该县6个示范村共新建住房1326套,改造房屋328户。“11+5”各项设施建设全部完工,全部建有农民公园和活动广场,新修村内道路1万多米,整治坑塘1.1万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外粉墙壁1.6万平方米,铺设下水道6.8千米,安装路灯285盏。(李艳龙)
新闻推荐
砀山县民间艺人表演唢呐吹奏《叫句子》,赢得与会嘉宾一致称赞。本报讯 近日,联合国电视中文台和中国艺术家协会在北京市联合举办“UNTV2014全球新年联谊...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