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史翔昨天在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把县域经济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全市工业和城乡建设三年振兴计划”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唱响县域经济的主旋律。
彰显县域产业特色。振兴县域经济,是宿州市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各县区要精准定位、错位发展,加快首位产业培育,构筑特色产业体系,全省争位次,皖北争上游。实施“3111”行动计划,各县区、各园区通过3年努力,打造1个在全国叫得响的首位工业产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各县区、各园区实现工业税收超10亿元,其中首位工业产业税收超5亿元。支持埇桥区做大纺织服装产业,砀山县打造果蔬食品产业,萧县壮大食品医药产业,灵璧县发展轻纺食品产业,泗县做强机械电子产业。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发展镇域经济、村集体经济,努力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坚持事权财权一致,进一步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着力解决县域发展要素制约,出台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首位产业培育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省预留用地和点供地指标,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把用地指标与县域重大工业项目相挂钩。
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完善县域经济考核体系,加大对县区工业、园区和城乡建设相关指标的考核权重,形成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良好导向。继续坚持县域经济一月一调度,强化对县区首位产业的专项调度,全面激发县域经济自主发展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013年,砀山县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组织文艺演出145场,免费放映电影1740场,开展体育活动870场次,为农家书屋更新出版物15660册,共支出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