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4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砀山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基调,早谋划、快部署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坚持“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强力突破工业化、城镇化两大重点,力争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财政收入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5%的总体目标任务,全面打赢县域经济发展攻坚战。
突出工业主导,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迅速扩长企业规模;启动实施“3111”行动计划,通过3年努力,打造1个全国一流的“最甜”的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园,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工业税收超10亿元。着力壮大首位产业规模,重点培育海升果业、兴达罐业、润达纺织、兴华电缆、格微光电等一批骨干企业,力争全年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0户以上,新增民营企业180户。
强化项目支撑,有效夯实发展基础。抓住新一轮政策机遇,有效加大投入。大力提升省“861”市“5161”项目质量,积极跟进签约项目,坚持不懈招大引强,注重择商选资,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前10强企业等大企业、大项目。
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打造皖北名城。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建成济祁高速砀山段,加快郑徐高铁砀山段建设,推进310国道、砀城大外环、101省道改造工程建设,打通连接高速出口的生态大道、城区至高铁站快速通道,构筑主体快捷交通体系,提升城区功能。加快路网建设,实施砀城中心区全面改造工程。开展绿化大行动,实施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城区绿化。
筑牢三农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村庄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加固改造危桥,扎实开展森林镇、村创建。
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区域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支持社会办好梨花旅游节和酥梨采摘节,加快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品牌。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基地,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着力在发挥群众主动性上下功夫、在强化问题导向上下功夫、在注重严格要求上下功夫、在注重分类指导上下功夫,真正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