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作人员在烈日下测量洪痕天蒙蒙亮,寂静的涪江河畔,一队背着测量仪器的年轻人在河岸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他们是市勘察测绘院的测绘者,要赶在洪痕未消失前做好测量工作。
7月11日,50年一遇的特大洪峰过境遂宁,7月12日4时,洪峰到达遂宁市城区,水位291.05米,流量180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1.2米,超警戒流量5900立方米每秒……
这50年难遇的洪峰,让遂宁市各级各部门绷紧了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洪峰过境后,保留历史资料、防范未然,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测量洪痕的工作,就交到了市勘察测绘院手上。市勘察测绘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洪峰过境后,我们接到水文局的委托,对遂宁市境内涪江流域进行洪痕测量,作为以后洪水来临的历史依据,为预防洪水过境留下基础资料,在洪水来临前做好预防工作,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日行三万步抓紧开展洪痕测量
“150公里,10天之内必须测量完成。”7月16日,接到任务后,市勘察测绘院立即组织测绘工作人员,分为6组对涪江流域进行分段测量。为抢占工期,他们只能早出晚归。
头顶炎炎烈日,洪痕测量第一小组队长李文俊与自己的队友正抓紧开展当天的测绘工作。“最近太阳很大,我们怕许多洪痕会随着烈日暴晒难以找到,必须加快速度。”带着测量仪器,李文俊带队穿梭于涪江流域。“因为洪水冲击,流域附近很多淤泥,前几天一名队友不注意差点陷进去。”洪痕测量第一小队队员们喝下一瓶荷香正气液,擦干汗水与记者交谈。
据介绍,此次洪痕测量,分为上中下游进行测量,全程150公里的涪江流域,要穿梭草丛、跨过沼泽地、攀爬陡岸,测绘人员只能用步行,每100米一个点位,一天一走就是十几公里。“朋友圈运动排行榜我们霸占着前几名,每天至少三万步。”测绘人员刘伟说,此次测绘工作虽然艰苦、紧迫,但是能为洪水来临做依据,刻不容缓。“我们将通过此次洪痕测量,为遂宁未来防汛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亮到日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10天、6组、39度、150公里”……这些数字印刻了测绘人员的汗水。而这次洪痕的数据更是镌刻着历史。
接近40多度的室外高温,给外业测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测绘工作人员顶烈日、斗酷暑,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不抱怨、不气馁,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毅力和踏实的作风,在10天时间里,从天亮到日落,顶风吹日晒、忍蚊叮虫咬,从射洪柳树到唐家渡再到三星电站,在洪痕消失前,留下了历史数据,完成了测量工作。
“在一些水泥砌成的斜坡,由于暴晒,已经有些看不见洪痕了,但是我们根据推算,仔细查找,还是完成了测量。”一名队员告诉记者,在测量时,他们必须一丝不苟,非常专注,脑子里一直都是坐标高程还有各种计算公式,生怕一点点的错误导致坐标计算错误,生怕小数点的精确度不够,而给未来工作带来误差。
正是因为有了外业测绘工作者在高温下的无畏坚守,才有了我们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向他们致敬。(高婷)
新闻推荐
射洪县成功举办2018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达成求职意向75人
7月27日,我县“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月”首次专场招聘会在县人力资源市场如期举行。此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
射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射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