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操作播种机移栽秧苗“大家搞快点,小秧子没得了哦!”4月28日,射洪县青岗镇里仁桥村的水稻田里一片忙碌。大声喊话的人叫张齐,是这100多亩水稻田的“主人”。
“为了让水稻由高产量向高质量转变,我们今年首次采用机播机种。”选择由传统插播变为机播机种,张齐为的是追求水稻“高质量”发展。
质量“从小抓起”水稻育秧也讲专利技术
“老板,你这个小秧子才这么点点长,种下去得不得活哟?”一旁的育秧地里,前来帮工的李大姐有些疑惑,自家种植水稻多少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小的秧苗就要移栽的。而一旁包下整个水稻种植作业的射洪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斌却一笑而过。
从3月26日育苗开始,文斌就盯准了这一亩多的种苗,因为它不仅关系到100多亩的水稻田用秧,还是育秧专利第一次运用到实际中。
“我们从多年的水稻种植中发现,在育秧中采用一种很常见的木屑辅助育秧,不仅增强了吸水性,还能提高幼苗质量。”说起自己的“发明”,文斌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目前,该专利已经和四川农业大学取得合作,旨在理论结合实际,共同提升水稻育秧质量。
对于选择秧苗不到20厘米就进行移栽,文斌说出了其中的道理:苗子小,移栽过程中返青速度快,移栽第二天就能长出新根,成活率将大大提高。
三年三种选择水稻种植也要因地制宜
“小秧子刚种下去,平时要多注意田间管理,保障适量的水源。”看着田间正常运转的机械设备,文斌向张齐“传授”起种植经验。
两年前,作为水稻种子代理商的张齐开始承包土地进行试种,希望通过实际种植提升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第一年人工种植亏了,第二年直播产量没上去,今年选择机械耕种再尝试一下。”三年三种选择,张齐得出了一条法则:水稻种植方式也要因地制宜。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要想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也要适应当地的种植条件。
“直播对于田地的质量、后期田间管理水平要求更高,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草欺负稻子\’的情况。”今年,张齐承包的100亩水稻田不属于“熟田”,采用育秧、机械栽植方式更符合条件。
算好经济账水稻种植底气更足
上午10点左右,在一台机器的移栽下,几亩田的栽种任务顺利完成。“一台机器一天可以完成30-40亩的任务,这可是几十个工人一天的任务量。”文斌表示,要想种好水稻还得算好经济账。
走在田间,文斌从人力成本、秧苗管理、产量质量三方面给记者算起了水稻种植的经济账:小秧移栽一亩“母田”可供100亩种植面积,是传统种植方式的10倍,并且可增加水稻栽种株数,一亩地可达到近14000株,比传统方式多了一倍,产量也随之提高。而人工方面,机械作业一小时就可承担传统方式两人一天的工作。
今年,张齐初次试种了袁隆平培育的“隆两优534”水稻品种,希望能有新收获,“希望在适宜的耕种方式下,能让今年的水稻量质齐升,向水稻高质量发展努力。”
(陈醒)
新闻推荐
近期,利用农村留守老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采取赠送小礼品等形式,借机宣传和出售高价保健用品、器具的现象逐渐凸显,官升派出所主动联合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联系洋溪镇工商所、食药监所等部门,开展了联合突...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