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新闻 射洪新闻 蓬溪新闻 大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遂宁市 > 射洪新闻 > 正文

射洪青堤:铁花火龙不夜天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7-03-29 10:31   https://www.yybnet.net/

□ 焦虎三/文 黄金国/图

涪江,这条因汉高祖设涪县而得名的全长约700公里的河流,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它南流跨巴蜀两地,经八个县区后汇入嘉陵江。涪江流域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历来是四川重要的水上通道;涪江中游溪口密布,离浒溪口不远的涪江沿岸,有一段黄桷树连绵而成的五里长堤,如两条绿色长龙默默守护着南流的江水,江边黄桷硕茂,遮天蔽日。这就是“镇以渡名兴盛于唐”的射洪青堤古镇。一千多年来,古镇历经毁损和重建、衰落和复兴。

青堤是华夏大地流传甚广的“目连文化”的故里,镇上传承千百年的“铁水火龙”民俗,更是蜀中一绝,非遗瑰宝。“铁水火龙”是两种民间技艺的组合,即“打铁花”和“舞火龙”。“打铁花”又称“打铁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即表演者将铁汁击打或泼洒使其纷飞如花,后成为民间祭祀太上老君的一种仪式。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除了铁水火龙,青堤古镇还有放鞭炮、烟花、耍龙灯、跳龙舞、游社火等民间民俗活动,这些浓郁的乡风民俗把古镇装扮得更加淳厚动人,吸引着远近游人前往观赏游玩。

涪江通衢青堤镇

在成都梁家巷客运站坐汽车到射洪县城后,再转车到青堤镇已是中午。在镇上老街简单地吃了午饭,这个隐藏在川中腹地一千多年并名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古镇,便在不经意间进入了视线。

相传在南北朝时,涪江流经红庙子、武显庙山边而过,青堤只是浒溪河的渡口,名曰“绮川渡”。当地人称上至佛爷岩的九株巨大黄桷树为“上水龙”,下至黄楝垭的九株黄桷树为“下水龙",上下水龙之间的武显庙,被誉为“二龙抢宝武庙地”。渡口两岸住着两家大户——溪东傅府和溪西刘府。傅府的傅公天斗曾在梁武帝之兄萧懿作长沙宣武王时任长沙郡守。后报丧回乡丁忧,继而辞官在青堤三官庙出家修行,其时久乱思治,因取“清平世界”之意,改“绮川渡”名为“清平渡”。唐后又改名为青堤镇。

“五里长堤舞青龙”的青堤古镇,当地有碑记云:“其地前有梓水,后有环山,左有华严寺,右有会缘桥,更与铜鼓、金鳌、自流、龙池诸名山遥遥相映,诚所谓上通三岛之秀气,下达四海之水源,何莫非灵气之发祥而镇由是以成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为涪水出川的必经之地。自然水路与沿江而建的陆路互补,纵横四野。昔日,这里商船往来,繁荣无比,河面大量船舶,风帆高扬;陆路上则推车接踵,尘土飞扬。商人们顺涪水而下,直通巴渝重镇重庆,再由此出川,通往五湖四海。史载,康熙年间当地因四川井盐贸易的兴盛而成为盐运重镇,专设有盐税关卡和盐运司衙门,经营管理数量庞大的盐运业。

现今的青堤古镇,四周峰峦回望,秀若围屏,镇外一江春水无言流淌。古镇漕运业虽早已衰竭,但明清建筑群却保留尚佳,依山临水,一字排开;民居空间变化有序,有明显的中轴线而又不受中轴线的束缚,利用曲轴、副轴等使建筑形态随地形蜿蜒,曲折迭进,忽上忽下,宜左宜右,充满了自然情趣。

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旁,吊脚楼台,木门斑驳;沿小街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多为穿斗式木结构屋架,一般是一楼一底前店后宅的格局,临街的往往兼作商铺、作坊、茶馆、酒肆等,外面镶嵌木质门板,开合方便自如,配上灰瓦、白墙、青石板的天井,是典型的四川民居风格。

一切都源于目连

青堤乡名源自唐太宗追封目连之母刘青堤一事,并沿袭至今。关于此一历史,陈子昂曾作诗《题刘氏青堤墓》:“百里洪州望无涯,臻及唐初起圣家。目连慈渡镶恻远,刘氏香花玉女华。”这里谈及的目连,便是华夏普遍盛行的“盂兰盆节”的主角,也是“目连救母”故事的主人公,更是青堤乡非遗项目“铁水火龙”起源的关键人物。

对于目连与青堤乡的关系,其实学界也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将文艺作品中之虚构人物、故事附会成历史的事实,这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民间现象。”且举例说明:相传康熙年间刘氏四娘的扮演者在演出时被舞台上的叉手不慎打死。为求吉利,乃未卸妆而办丧事,当作目连之母盛硷,并在墓前立下“目连之母刘氏四娘之墓”的石碑。后来民间传闻此地所葬已不是扮刘氏的演员,而成了刘氏四娘本人,青堤也就成了“目连故里”。

但青堤乡至今遗存的大量与“目连”相关的文物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刘氏府第、花园寺、金宝湾、会缘桥等相关遗迹,当地有名的“顶顶庙”木刻碑文跋句之首就称:“青堤昔唐圣僧目连故里,迄今茔墓昭然可考,数百年间迹尤未替……”刘氏青堤之墓的碑文也记:唐圣僧目连之母。“目连故里”的明确记载始于光绪年间,当时在青堤古镇水堂闸门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唐圣僧目连故里”。故著名戏剧家于一前来考察后,在《“目连故里”考》一文中写道:“这里就是世人盛传千年的唐代圣僧目连的家乡。《目连传》的故事,亦即发生在他的家乡,即今四川射洪县青堤镇。”

历史上,目连戏在青堤乡演出之盛、影响之大和受群众欢迎的程度,在四川都可谓数一数二,而“目连文化”也深刻影响了当地。著名的民俗表演“铁水火龙”的由来,传说中更是与“目连文化”存在直接关联。

相传目连救母的事迹让玉皇大帝记忆犹新。他决定每年正月十五,在目连的家乡青堤古镇举行庆功会,神、人、鬼、仙等四方都必须派员参加。天上人间,神人共娱。玉皇大帝在这一天也要出宫驾云,降到青堤渡口附近,化作白面书生混在欢乐的人群中,享受节日的欢乐。这天酉时(日落之时,下午5至7点),人们在古镇四角同时升起了四处炉火,目连和铁匠们耍起了铁花火龙。炙热的铁水直冲云霄并在空中绽开成美丽的图案,再化作流星落向地面。火焰惊动了东海龙王,他跳出水面跃上天空,见是东方的青堤在放焰火,聚神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只见会场中有诸位大神,玉皇大帝也化身站在台下,于是龙王立刻命令几个龙子龙孙们突降青堤,在焰火下跳龙舞助兴。霎那间,打铁花,舞火龙,使青堤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从此,每年的大年十五元宵夜,青堤的父老乡亲们都要高高兴兴地举办“铁水火龙”活动,以纪念目连。

传说中言及的“铁水火龙”其实是两种民间演艺活动的组合,即“打铁花”和“舞火龙”。“打铁花”又称“打铁水”,在中原一带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表演者将铁汁击打或泼洒使其纷飞如花,后成为民间祭祀太上老君的一种仪式。至明清时期,发展演化中又增加了放鞭炮、烟花、耍龙灯、跳龙舞、游社火等形态,成为一种复合性的民间演艺活动,青堤乡的“铁水火龙”正是其中的代表。

据清光绪年间的《射洪县志》所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观灯,阖咸燃巨烛如白昼。民间以龙灯、狮子舞剧遍游街市。观者以铁末合火药贮竹筒中,喷烧之共焰,冲出现花形无数。谓之‘放花\’。今则从初九起至十五止,尤为盛大。”史书中所记的“放花”与龙灯、狮子舞,正是现今的遂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堤铁水火龙”早期的表演形态之一。

火龙铁花不夜天

春节大假期间,人们享受着欢聚的愉悦与清闲。射洪县目连社区书记李绍先却比平时更加繁忙。作为“青堤铁水火龙”的市级传承人,2008年起,他接任青堤乡火龙队队长一职,便着手恢复了这项已停止了20多年未表演的民间绝技。每逢春节,他要提前一一打电话联系队员们,确定参演的队员名单,安排排演的时间、场地。“光铁水火龙演出就需要30余人,其中耍龙12人、耍宝1人、耍火流星1人、烧铁水14人、后勤2人。人多事也多。”他一边打电话联系着队员,一边抽空向我解释道。

2017年元宵节的青堤古镇,比往年更加热闹。数万游客齐聚“目连广场”,下午的文艺演出,特别是青堤籍的川剧变脸大师何洪庆的返乡表演,加上当地特色的坝坝宴,使前来观看铁水火龙表演的游客兴奋异常。晚上7点30分,目连广场上是人山人海,铁水火龙表演正式开始了。其时,金黄色的龙身在十多个青壮年的挥举中,隆重登场。舞龙的男子们全部赤膊上身,伴随着激越的鼓点,左右腾挪、上下翻飞。

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但见打铁花者待铁熔化成沸腾的铁水时,用坩泥勺从坩泥锅中舀出铁水,倒在放有湿锯末并用水浸泡过的木板上,他快速离开炉子,平端着盛着铁水和锯末的木板,跑出几步,先将铁水与锯末向上抛起二三十厘米,在铁水还没有洒落的瞬间,用木板对准铁水猛击,酷似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姿态,顿时,铁花像金蛇飞舞流光溢彩,从高处倒悬坠落,如火山喷发;火花稀落之时又如火树银花,溅起的金色火花此起彼伏,在夜空中绽放。

一时间,目连文化广场铁花飞溅,婉如万千流星洒向火龙,又似银河落入凡间,飞流直下;也像天女散花,散落地上泼金撒银,现场场面恢弘,震撼人心。据资料记载,“青堤铁水火龙”为增加观赏性,还在铁水中添加其他金属元素,如入铜呈现橙色的铁花,入铝展示为蓝色的铁花等,使铁水不仅明亮惊艳,而且五彩缤纷。在我眼前,铁水至高空溅落,瞬间燃烧成满天的“星火”,绚烂多彩,美不胜收,而一旁火龙飞舞,腾蛟起凤,场面动人心魄,蔚为壮观。

据李绍先介绍,“青堤铁水火龙”所用的铁水是用生铁、稀有金属通过特殊的工艺制成上千度高温的铁水溶液,然后打向空中形成缤纷的钢花:“铁水需要达到1600℃-1700℃的高温,要看到铁水迸出金花才行。打铁花虽然极具观赏性,但表演却有一定危险,技巧要求极高。这也是这门非遗项目传承的困难所在。”铁水火龙现在已成为了青堤的一张文化名片,同这里的孝文化和目连文化一样,正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而正在规划中的古镇建设,则无疑会使这个古老的小镇更加靓丽动人,成为涪江边上一个新的人文旅游亮点。

新闻推荐

抗震英雄的最后一次奉献 捐出角膜让两人重获光明

3月1日,对来自甘洛县19岁的彝族少女阿依朵(化名)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她在爱迪眼科医院接受了抗震英雄史业宽的眼角膜,成功进行了左眼角膜移植手术。2月25日下午4:40,来自山东的退役老兵、抗震...

射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射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射洪青堤:铁花火龙不夜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