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版(右)相比,新校注后的《遂宁县志》(左)阅读更简便◎全媒体记者胡蓉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遂宁中心商业区的百福广场,纷至沓来前来买书、看书的市民,将“书香遂宁·畅享阅读”的活动助推地格外的热闹。
数百米远的遂宁市委党校4楼教室里,空气里同样是热闹的氛围:上午10点,由遂宁市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合作编印的《遂宁县志校注》新书首发式正式举行。
这套耗时六载,囊括了清康熙、乾隆、光绪、民国五个版本共八本的邑志,完整记录了民国之前遂宁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与地方风貌,堪称遂宁建市以来的第一部套较为完整的“地方性百科全书”。
补齐缺失版本
填补地方志近四百年空白
志者,一方之全史也。作为记载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它被誉为“地方性的百科全书”,更是传承文脉的重要载体。
然而遂宁的志书并不完整。
遂宁境内自东汉置德阳县以来,已历一千八百余年,历史上被称作“东川巨邑”,历为郡、州、府治所。历代《遂宁县志》有案可查的始于明嘉靖本,至遂宁建市后新修的“1992年本”,共计七版。可嘉靖本毁于战火,现存于世的县志之首,当数“康熙二十九年本”,它是由遂宁历史名人、清代雍正朝大学时张鹏翮编修。
遗憾的并不仅为嘉靖版本的消失。2010年之前,遂宁市档案局的馆藏室里,仅有乾隆五十二年、光绪三年、民国十八年三种遂宁旧县志,以及1992年本的新县志。寻至北京上海相关单位,也没有发现康、乾十二年的版本。
直到2012年,原档案局长杨世洪在中央党校参加培训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查询时,意外得知存有康熙本和乾隆十二年本遂宁县志。杨世洪大喜过望,马上征集回遂。
美中不足的是,该藏本有部分缺字、脱页、字迹模糊处,且八卷本的乾隆十二年县志还缺卷七(寺观)、卷八(艺文)。几年来,遍查古籍网店都没有康熙本,乾隆十二年本也与国家图书馆藏本情况相同。
为抢救保存珍稀文献、传承历史文化、服务学术研究,遂宁市档案局从2014年开始,邀请成、遂古籍编修大家,启动了对历代《遂宁县志》标点、校对、注释工作。
经过艰辛的努力,2019年,《遂宁县志校注》套书由巴蜀书社全部出版,分别为康熙二十九年本、乾隆十二年本、乾隆五十二年本(上、下)、光绪五年本(上、下)、民国十八年本(上、下)。它标志着时间跨度近四百年的地方志抢救整理工作告一段落。
5部旧志耗时5年
专家夜以继日严谨校注
吃过早饭,87岁的遂宁中学老教师宋国祥就坐在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县志校注工作。老式的书桌上和脚边,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种查阅资料。这个时候,他是一点心思也不愿分散的。为了不打扰点校思绪,宋国祥一向爱吃的手工剁圆子,也在这个家里,“消失”了5年之久。
与之相反,夜幕降临时,忙完一天工作的成都独立学者谢添的“夜生活”才刚开始;台灯下,他捧着从遂宁传过来的县志,谨慎且细致地审定、校勘着。存有疑惑处,他拿起笔一一记录下来,准备第二天再去省图书馆查阅资料。因为去图书馆跑的太勤,他的鞋成了家中消耗最快的。
胡传淮,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连续出版《张问陶年谱》《遂宁历史名人研究》《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等专著;成镜深,四川古文学会会员,出版《船山诗草全注》《黄峨作品注评》等十余部专著,成果多项获省、市级奖;宋以荣,遂宁诗词学会副主席,古典文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担任校本教材《芳华颂》(人民日报出版社)副主任,多副楹联作品在全国征联比赛中获奖……
校注地方志不是一件容易事,既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更要熟悉本地历史。市档案局在多方考察后,邀请成遂两地的古籍编修专家宋国祥、胡传淮、成镜深、谢添、宋以荣等人,拉开了长达五年“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的对《遂宁县志》的标点、校对、注释工作。
一条沟通古今的“时光隧道”,在点校人员的笔下徐徐展开……
勘误加注解
《校注》传承遂宁千年文脉
曾获“遂宁书香家庭”的王先生,花300元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买了乾隆十二年影印本《遂宁县志》。原打算作为历史参考资料,却在收到书后打消了念头——没有断句与注释,阅读一篇要花上数倍精力。一不小心断句失误,还出现了理解上的相悖。最后,这套“天书”被束之高阁。只有在清洁打扫时,周先生才会想起:“哦,家里还有乾隆县志。”
这种困惑,在《遂宁县志校注》出版后迎刃而解。新版将字化繁为简,并在其后附上注释,市民即可轻松读懂县志原文,才知晓轺车是“一种驾驶的轻便车”,才知晓“谢”不仅有“感激之意”,更有武帝刘秀的“自父城驰诣宛谢”,即“向人认错道歉”。
缺漏是现存古籍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从国家图书馆搜寻到的《康熙·遂宁县志》《人物列传》“明·杨名”条,就只有杨名的名字,后面人物介绍皆为空白。宋国祥查阅了乾隆、光绪和民国版本的《遂宁县志》,才将这位遂宁探花的生平校补完整。
更难的是纠正错误。遂宁学宫,宋人杨辅首言创于贞元初,其后代代相传,在《遂宁县志》民国十八年本学校篇里,更记载着“遂宁县学,唐贞元初,刺史乔琳创于郡城南。”
可事实并非如此。宋以荣在校注康熙版迁学记时,秉承着严谨的学术精神,又复查刺史乔琳生平。然他发现,贞元初是公元785年,而乔琳在公元784年却已经被杀。随后根据乔琳的政治生涯推测出,遂宁学宫建于他为遂州刺史的至德间,即756——758年,将遂宁学宫的历史往前推移了20多年。这个被误解了近千年的说法,在《遂宁县志校注》中,才得到了正确的解释。
“《遂宁县志校注》是一部严谨的系统的研究遂宁市历史文化的专著,是目前遂宁市历史文化研究的最大成果,是遂宁市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遂宁文化名人漆丰评价道。据悉,该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地方文史空白,对于弘扬遂宁地方文化,梳理遂宁历史文化研究,传承遂宁文脉,以及对遂宁历史名人的研究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为了提倡环保意识从小抓起,近日,蓬溪港华开展亲子“减塑大作战”活动。家长与小朋友一起共同绘制绿色手拎袋,倡导低碳环保理...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