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杰
一次无心的浏览, 让我惊讶于川东北的嘉陵区金凤镇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曾经是一个县治之所在,一度民风开化,经济繁盛无比。但由于年深月久,岁月无情洗礼,现遗址全无, 散落在史册中的点滴记载有如掉落在路旁杂草丛中的落叶, 化入泥土消失不见, 其中还夹杂不少或靠谱或无法佐证的传说和神话,让人云里雾里,不得其奥。
这个金凤镇不简单,有料!
我决定约上李春,去实地一探究竟,李春大约四十岁左右,是一个本地通, 曾经负责过编撰金凤镇志,他是镇上的村建环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搜集相关史料,他走遍金凤镇每一个村,每一个组,走访了许多上年纪的人, 写出几万字的金凤镇志,目前镇志已通过嘉陵区地志办审核。
前些日的一个清晨, 我早早赶到金凤镇, 在凤凰山下公路边等待李春。
夏日朝阳如一个硕大玉盘,显得温润、透明,一滴滴清露挂在公路边一棵柏树上, 有一滴逃逸于阳光照耀的露珠是昨夜微雨的杰作,欲滴未滴,微风一起,啪哒一声,露珠掉落,坠入草丛中,惊飞一只正在薄荷叶上鸣叫的不知名飞虫。
金凤场位于凤凰山与县坝山之间一个河滩冲积大平坝上,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穿场而过,绿水青山,云飞雾绕,清幽宁静,一派祥和。
当天不逢场, 街道上行人不太多, 只有一大把一大把的阳光铺在街面上, 铺在从商铺里伸出来的遮阳布上。少了逢场天的喧嚣与嘈杂,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大街就如沿着穿街而过的小河奔走的流水一样,自然而又舒缓。
这流溪河的名字来历也是因为在此设置古流溪县的缘故吧! 我侧身问李春。
“对,金凤场的人都亲切地叫它流溪河,听起来像是挺大一条河,其实就是一条小河沟而已。”这一条从古代、 从唐朝一直流到现在的流溪河将金凤场划分成了依山傍水的两部分。
金凤的名字历史渊源较深,应该算是川东北这片没被更过名的古镇之一。金凤有一条沟叫金鸡沟,有一座山叫凤凰山, 都是金凤境内地势较高的沟和山, 取这一沟一山第一个字,组合成金凤二字。如此响亮的地名,一经固化,任谁也没想过、其实也不愿去更改其名了。
金凤作为古流溪县却并不为多数人所知!包括镇上现今的年轻人。是的,毕竟古流溪县太久远了,加上历经无数战乱,重建,撤并,归置,到如今已然让岁月抹去所有痕迹,如果仅靠口耳相传, 那些故事都会如大风吹过,散入空中再掉落地上,最后只有一声叹息。
选中金凤场来置一县衙, 也不是偶然或一时冲动。 据金凤镇镇志记载,金凤场地理位置特殊,与邻近的蓬溪、南充、岳池距离刚好100里左右, 按照唐朝每100里必置一县惯例,金凤场恰恰符合这个条件。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 金凤场理所当然地被置为流溪县。
河滩之上的县坝,三面环水,地势开阔,流溪河环绕而过,形成一个半月形小岛, 是一个理想县衙修建地,其左侧,是现今的高穴寺村,是流溪县屯兵之地,拱卫县衙,名字叫尚军坝。县坝对面是金凤场,场中心建筑是那座气势恢宏的古流溪寺,场上老街长约三四百米, 街上所有商家店铺、 客栈茶馆等都密集地分布在这条大街上, 建筑全是穿斗木质结构房屋,盖的是小青瓦。古流溪寺两侧,有两条街,一条叫好吃街,长近百米,摆有很多吃食摊点,一条叫水巷子,长有百余米,场上有两口古井, 其中一口是现在还在用的从凤凰山流下来的泉水井, 可以满足场上一百多户人饮用, 用此井酿的金凤白酒远近闻名, 成了贴在金凤场上的标签品牌。那时每逢大集,赶集人熙来攘往, 贸易交通, 繁华无比,业已成为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真正的县级中心。
连接金凤场和县坝的是一座石拱桥, 这座不知历史有多悠久的桥现在仍在使用,石栏、石墩以及石墩上蔓延的青苔让我们瞬息回到古流溪县的情境中。站在县坝山脚,看着那片曾经的河滩, 我不知道这下面到底掩藏有一个古县城多少的秘密。唉,逝者如斯夫,远去了的,就让它远去吧, 那些秘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阳光愈来愈烈了, 在流溪河上泛起了碎银似的波浪。
从尚军坝一直沿河岸行走, 一条笔直石板路已隐没于杂草丛中,芨芨草的草籽粘上我们的裤脚、 鞋面,甩都甩不掉。
这条路通向何方?我问。
李春说, 这条大道直通 “顺庆府”。哦,我终于将此路与前几天在顺庆同仁乡境内看到的蜀北大道联系起来, 这应该是古流溪县的官道了,当属古代的高速公路。蜀北大道是出川入蜀的一条交通要道, 每隔15华里就有一铺,相当于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从此可去南充,经西充,达阆中,上广元,抵达剑门关而出川,一出川就是八百里秦川了。可以想象这条大道在当时的重要作用了,马蹄声声,铃声阵阵,人们往返于这条大道,其繁忙景象一定超过现在的高速公路。
李春说, 这条官道都是用长1.5米、宽0.4米,厚0.15米左右标准石板铺就,沿途分布很多驿站、建筑、场镇。大道还在向前延伸着,望不到头。我在想, 出入川的古代名人那么多,这条大道是否走过李白、陆游、陈寿等呢?但我可以肯定,在这条大道上一定发生了和发生着数不胜数的故事, 只是这些故事已经如历史烟云散入厚厚泥土之中,寻之不见。
盛世修志, 才使得一千多年前古流溪县的历史还能在故纸堆中寻找到, 不至于踪影全无。 宋熙宁六年(1073年)流溪县并入南充县,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复置流溪县隶果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流溪县并入西充县,后再未恢复。其间,两建两撤,历经几百年巨变,沧海变桑田,最终除几个地名外,什么都没保存下来,不得不让人遗憾。古流溪县起于盛世,一个县治之所,一定教化着一个地方的人。 金凤人的纯朴与大方,勤劳与勇敢大都缘于此。
历史的,都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古流溪县的遗址全部已经复耕了,县衙的痕迹深深地埋藏于地底,只是偶尔在一些耕地或河滩上发现一些唐宋时期的陶瓷碎片、石像石马,还在述说一个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金凤场曾经的一些辉煌与灿烂。
◇金凤镇小资料
地名:金凤镇
由来:嘉陵区金凤镇有一条沟叫金鸡沟,有一座山叫凤凰山,都是金凤境内地势较高的沟和山,取这一沟一山第一个字,组合成金凤二字。
档案:据金凤镇镇志记载,金凤场与邻近的蓬溪县、南充县、岳池县距离刚好100里左右,按照唐朝每100里必置一县惯例,金凤场恰恰符合这条件。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金凤场被置为流溪县。
新闻推荐
7月5日,第十一届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暨船山区第四届荷花节开幕式在遂宁市圣莲岛世界荷花博览园圣莲广场举行。本届旅游节以...
蓬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