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一早,市农业局高级经济师杨茂君、市农业局农机化发展科高级工程师段泽新来到蓬溪县文井镇顺天村田间,现场指导水稻机插秧田间管理,顺天村村民非常喜欢插秧的“帮手”,“这比手工栽秧节约时间多了,使用又方便。”
顺天村是蓬溪县文井镇西北部的一个村子,是“两山夹一沟“的竹竿型地形,全村13个村民小组由北向南依次排开,2015年全村共有贫困户88户、200余人,农业基础设施缺乏,农民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农技专家们的悉心指导给村子带来了新的变化。
除了教村民们如何使用农机之外,市农技专家与该村支部书记李俊和村民代表还针对撂荒多年后机插秧田块草害严重的问题,对稻田化学除草、防病治虫、水肥管理等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不懂技术,就搞不好生产。”作为顺天村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杨茂君多次深入顺天村,摸清了当地的产业现状,并及时解决农民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顺天村开始种下柑橘以后。
结合实际,2015年,顺天村定下重点培育优质粮油、柑橘和核桃为核心的“三大主导产业”。“当年就种了300亩柑橘和150亩核桃,要发展好集体经济。”李俊告诉记者。
柑橘栽在地里,村民们看着这些希望的树苗,鼓足了干劲儿,定要把柑橘种好,收获个大又甜的果实。然而,种植过程中,村民们被病虫害如何防治、如何科学管理给难住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茂君带来市农业局的水果专家们,他们一到顺天村便一头“扎进”田地里,查看树苗的长势,进行病虫害的分析和防治,并手把手地把这些技术传给村民们,教他们进行科学管理。学到技术,村民们的干劲儿更强了。科学的办法细致“呵护”后,今年,300亩柑橘树已陆续挂果,预计2018年可正式成熟上市。
农技扶贫仅仅是产业扶贫的第一步。教会村民们技术之后,农技专家还要让村民们加入合作社,盘活一批撂荒地,也帮村民们找销路、找市场。
2017年5月,顺天村产业扶贫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建议,由村集体牵头组建蓬溪县文井镇顺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托管、股份合作或自主经营、招标出租等多种形式,盘活农户撂荒地。
筹建合作社之外,《规划》中提出了“长短结合、突出特色、龙头带动、连片推进、全域覆盖”的总体要求,要通过突出生态、绿色、安全,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提升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及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计划到2018年,全村新建1家农民合作社 、3个家庭农场 ,培育4户畜禽规模养殖户,发展优质粮油1600亩、核桃405亩、水果300亩,带动84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我们将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养殖,通过以会代训、集中讲授、田间地头指导、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开展粮油种植、林果栽培、绿色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畜禽水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让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技术明白人\’。”杨茂君告诉记者。
同时,市农业局还将依托“农民夜校”、QQ群、微信等平台,加大巡回指导、远程指导力度,为贫困户提供“群众点菜、技术上门”等菜单式农技服务,确保农技培训全覆盖。
(全媒体记者 李佳雯)
新闻推荐
蓬溪集中1个月时间抓作风建设7个单位9名干部成反面典型遂宁新闻网讯(孙秦全媒体记者邹霞)“汛期时节,值班人员不在场值守,你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在哪里?”5月31日,蓬溪县新星乡党委书记对本...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