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新闻 射洪新闻 蓬溪新闻 大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遂宁市 > 蓬溪新闻 > 正文

小粉条炒出家乡味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2-04 08: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文/图

【村落名片】

蓬溪县黄泥乡的红苕粉

遂宁市蓬溪县黄泥乡素有“粉条之乡”之称,这“粉条”指的正是红苕粉。据传在清朝,当地就已开始手工制作红苕粉,家家户户都会做。房前屋后空地里、田坎上,常年摆放着竹竿支架,用于晾晒红苕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泥红苕粉在外打响了自己的名号。近年来,为了让红苕粉产业重新起飞,乡里一些村民,开始把一家人的手艺变成手工作坊,规模化生产制作红苕粉,并注册了专门商标推广。

【走村串户】

过年不够卖,追加2000斤

2月2日中午,记者来到了黄泥乡双龙村,在一个田坎拐角处,找到了赵维双和兄弟创办的双龙红苕粉条专业合作社。因为天阴,红苕粉都存放在厂房里,还有一部分半成品存放在冻库里。推开厂房铁门,一眼望去,几十排竹竿架上整整齐齐地晾晒着数不清的红苕粉,颇有些壮观。

“这里大约有2000多斤,因为粉条不够卖,前段时间专门找工人加班生产的,工人的手艺都是我手把手教的。”赵维双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不太好,粉条不容易干,还要再等等才能变成成品。”

厂房背后的地上摆放着好几个几平方米大的特制方型木桶,里面都装着类似豆腐一样的白色方块物。“这些就是红苕淀粉。”赵维双分别向记者介绍,有些是用清水刚过滤一次的,有些是过滤几次后的。双龙村村支部书记杜代军透露,黄泥红苕粉价格高,市场零售价可以达到13至20元每斤。“就是因为纯手工制作,不添加防腐剂,原料就是红苕和水,同时,制作工艺十分繁琐、费时费力,且产量较低,一般100斤红苕只能制作12斤左右粉条。”

粉条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赵维双给记者演示起来,他把多次蒸煮沉淀后的红苕淀粉,放在特制的漏斗里,不停地用棒槌向下拍击,淀粉被挤压成一根根细粉条。“一般粉条长度在1米到1.5米之间,既方便晾晒,也方便后期整理食用。而要把握好这个度,全靠祖辈传下来的‘手感\’。”

而要把红苕从洗净去皮,到粉碎蒸煮,再到多次过滤沉淀、挤压、冷冻、晾晒、风干等,少则半个月,多则1个月。“这样制作出来的粉条口感十分好、有嚼劲,煮汤不糊汤也不溶断。”赵维双说。

走在村里,不少农户家里院坝里,都晒着红苕粉,量不多,都是自家筹备的年货。据黄泥乡党委书记张平介绍,乡上也在计划继续扩大和推广红苕粉产业,通过合作社和大户,带动当地群众种植红苕并制作红苕粉,脱贫致富。

【晒年货】

炒出一盘独有的家乡味

常见的红苕粉食法主要用于煮鱼、烫火锅、凉拌等,但在黄泥乡,老乡们还喜欢爆炒。可以把当地特产烟熏腊肉、芽菜菜头和红苕粉一起炒,加上豆瓣,淋上油,一盘软糯弹牙的菜上桌,香味飘出很远。

新闻推荐

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采矿权登记(四川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规范性要求,现将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采矿权登记(四川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事项第一次公示如下:一、项目名称及概要(1)项目名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采矿权登记(...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让美丽战胜贫困2016-08-18 07:20
评论:(小粉条炒出家乡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