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唐桂英(退休老人)记录者:全媒体记者胡蓉
家住遂宁城区的唐桂英收藏的第一本连环画是1968年买的《三毛流浪记》。最初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对于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来说,画面精美、故事情节强的小人书比冰棒还有吸引力,小人书就这么在唐家扎下了“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人书很容易在新华书店和路边摊买到。后来,小人书越来越少。2005年,唐桂英的丈夫为资助山区学生读书开始捡废品,在废品收购站见到了不少被当成“荒货”卖掉的小人书。老人遂用报纸杂志和废品站老板“换”小人书,或者直接用钱买下来。最多的一次是在遂宁中学附近的一废品收购站,老人一下买了300本小人书。
从废品收购站“换”回来的小人书,需要把生锈的铁钉去掉后用线重新缝起来,破烂的封面要重新做一个书页,分散的要归类成套……这些琐碎的事情,唐桂英和丈夫却做得无比开心和妥帖。为了保护小人书,唐桂英夫妻甚至还把每一本藏品都精心地装在透明塑封袋里,确保和空气、阳光、潮湿隔绝,使其品相不受岁月侵袭。“遂宁天气潮湿,一定要定期晒连环画,以防受潮变质。”说起连环画的收藏与养护,老人颇有心得。
《三国演义》《西厢记》《白蛇传》《红岩》《红日》《天鹅湖》……如今,唐桂英家中收藏的小人书已经多达上千本,涉及电影、文学名著、戏曲故事、人物传记等多个种类,其中不乏限量版的经典之作。这些最初只要花几分钱、一毛钱即可购买的小人书,现在身价翻了上百倍。1971年版刘继卤绘的《鸡毛信》,当初唐桂英购买时只花了2毛多,现在已值几万元。而她家中收藏的不少小人书,现在拿到市面上去卖,都有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身价。
“我一本都不打算卖。”得知唐桂英家中有不少绝版的小人书,曾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愿意出高价购买。而这些记录这个家美好记忆的“宝贝”,唐桂英一本都不愿意卖。在她看来,连环画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人文,沉淀着光阴的故事。
新闻推荐
安居区组织收看全国农民工工作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全媒体记者王超)12月13日,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安排部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及202...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