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派我来任飞跃村第一书记,我就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我要尽心尽力为飞跃村做些实事,努力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农村干部开展工作的‘主心骨\’、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定心盘\’。”这是梁智到老池乡飞跃村对村里百姓说的第一句话。2015年8月,梁智接受区委组织部安排下派到飞跃村担任第一书记。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农村,从良好办公条件到简陋居所,从温馨的家庭到陌生的环境……面对种种考验,这位80后的年轻女干部并没有退缩,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梁智下村3年,飞跃村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干部动起来了、村里有项目了、老百姓得实惠了,而她也成了村民口中的“贴心人”,还被评为了2017年度四川省贫困村优秀第一书记。
深入基层实地走访用行动贴近村民的心
“刚接到组织委派任务时,我感到压力很大,心情很忐忑。”梁智回忆道。对她来说,农村工作经验是一片空白,她明白,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就必须走近基层、贴近群众。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这是梁智任第一书记后最真实的写照。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梁智放下身段,积极投入到农村工作中,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做到了角色的成功转换。在到村后的三个月,她的脚步踏遍了村庄的每个角落,通过对群众入户调查、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她切实了解了村情民情,最终确定了精准贫困户78户178人,其中:贫困人口中年老多病的占40%,因残占9%,因学占15%,其他的占36%。
“区上派下来的干部工作这么认真,原以为第一书记就是走过场的,没想到是来干实事的。”村民胡云富对记者说。
跑项目要资金带领村民谋发展
飞跃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成为了老池乡的贫困村,村集体除上级拨款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梁智带领村干部积极抢抓机遇,一方面跑项目,帮助村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在梁智和村两委、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为村上申请到的10.3公里道路现在已经全面竣工,在1、2、4、6组修建的4处集中供水站实现全面供水,为100多户村民提供安全饮用水。同时,梁智还协调区水利局,申请了总投资45万元的小农水项目,用于整治塘堰和新修水渠;到区农业局成功申请了1处提灌站,用于解决6组群众的生产用水难问题。项目的落地,彻底改善了飞跃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
为发展集体经济,针对飞跃村无致富带头人,全村经济收入仍靠传统农作物和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梁智和村干部一起找到了薛绍全、蒋小军、江波、江强等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鼓励他们回村创业,发展农业产业,为家乡脱贫做贡献。经过梁智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薛绍全、蒋小军、江波、江强等人最终带上了项目资金回到了飞跃村,建设家乡。
目前,薛绍全、蒋小军投资800余万元成立了樊哙山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用于种植特色水果,整治了塘堰12口,用于养殖鲫鱼、石斑等鱼类,每月可雇佣农民10多人,村民每人每年可增收4000元以上;而江波、江强也投资200万元成立了恒盛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60亩,建成大棚12个,用于发展食用菌等,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实现效益200万元,雇佣贫困户25人,村民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
关心困难群众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当亲人看待,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飞跃村3组的莫尚玉常年居住在100多年的老房子里,房子倾斜达30度,整栋房子摇摇欲坠。梁智在了解情说后第一时间就向市体育局、区医保局作了详细汇报,最后通过多方协商,市体育局出资5万元、区医保局出资1.5万元为莫尚玉新建了房屋。
“我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新房子,真的很感谢政府、感谢干部帮忙。”谈起自己的新居,莫尚玉眼眶中泪花闪烁。
在日常走访村民中,梁智还发现飞跃村5组贫困户87岁老人谢廷富,由于年老腿脚行动不便,平时吃水是靠接屋檐水生活,破败不堪的房屋,床上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当我了解这个情况后,我和村干部立即找到了谢大爷的隔壁邻居,让他负责每天给谢大爷挑水,村上每个月给他补贴100元钱。”梁智说,为了给谢大爷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她和村干部还找到民政办为他申请了2床棉被,同时,通过危房改造项目谢大爷也住进了新房,并为他家免费安装了自来水。
这样的帮扶例子还有许多,只要是群众有合理需求,梁智都会尽力为他们一一解决。
梁智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喜欢驻村的工作,有时候不只是做简单的扶贫工作,各项工作也要接触到,通过完成各项工作,真正为群众做一点实事、好事。
3三年来,梁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到村里的那天起,她就没有停下服务村民的脚步……(梁惠)
新闻推荐
船山区城北小学四年级三班杨思齐指导教师夏萍“小燕子,来我这儿玩吧,来我这儿玩……。”小燕子刚从南方飞回来,它边飞边想着...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