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樾行书扇面。
□范国明
徐樾曾为岳池知县,并著《遗园诗集》,故在此简述其政绩兼及诗书。
徐樾(1853—1928前),广东番禺人,祖籍浙江钱塘(今杭州)。他的父亲徐灏,字子远,曾于1871—1872年间署广西庆远(今宜州市)知府,后擢道员,与广东张维屏、陈灃等皆为当时名士,是晚晴颇有影响的经学家、学者和诗人。徐樾的同父异母弟弟徐绍桢乃广东省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于学术、诗词方面亦颇有造诣。在家风影响下,徐樾“未弱冠即喜为诗……十五六,先大夫受经学,一日七十篇”。1875年秋,徐樾与于式枚一起参加科考,均未考中,遂游幕广西、江苏,曾在广西入平乐县令全文炳、广西巡抚张联桂等幕中20余年,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受吏部引见,旋入江苏巡抚赵舒翅幕,“维官垂老得,傲骨几时除”。再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蜀,先入川督幕中,后历任四川遂宁、岳池、涪州知县,成都府知府,丰都、富顺县知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超升道员后,徐樾司川府财政,又于宣统二年(1910)冬出任四川巡警道。
徐樾留给后人的,首先是他为政中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国家命运的忧戚以及体恤民情的民本思想、爱国主义情怀,其次才是他的诗词和书画成就。
史载,徐樾少喜为诗,通经学、史学,有《遗园诗集》传世。《遗园诗集》体现了作者不凡的经历,记载了丰富的内容。如他的《送人关外从军》,表达了他对将士的鼓励,
诗曰:此去莫空回,边尘暗草来。驱车逢瘴雨,走马上云台。溪尚传烽紧,关门向敌开。知君饶武略,战鼓不须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徐樾写下了《北望》《闻道三首》《感事三十首》等诗篇,对国家安危忧虑至深。《感事三十首》中的第十五首写道:万千亿兆几乘除,岂独欧西有算书。财赋已非全盛比,艰难况值乱离余。歃盟重继敦槃好,输币先忧玉帛虚。填海未成民力尽,他年华屋总丘墟。
在这大环境下,十九世纪末的岳池,亦是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徐樾在赴岳池途中,作《岳池道中》,述其所见,诗曰:
郡西禾长穗垂头,山田雨过水满沟。我从东南走山谷,峰峦合沓围平畴。挥鞭催马岳池道,新禾渐低泥渐燥。
炎炎赤日当空浮,百里禾田半枯槁。停鞭下马问老农,匝月不雨沟浍空。田干穗黑已无救,茅檐夜夜哭秋风。我闻此语心惨戚,到官火急计民食。朝朝祈雨救余田,天意难知尽人力。更思寻境开仓厢,新谷不登旧谷藏。家家劝糶须春至,户户计口忧日长。官钱不足从何贷,准备明年饥可待。秋雨如滋豆粟增,活民尚冀天仁爱。吁嗟我生何不辰,忧患往往加其身。胡为入境未受事,灾害先已波吾民。灾先波民意何酷,天心于我或不足。一生荷责安能逃,莫忍苍生万家哭。
从这首长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徐樾对岳池现状心急如焚,对民众疾苦极大同情。他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爱民尤身的好官。“民间打稻喜晴燥,杲杲共谢天公怜。
避炎吴计我虽苦,所喜乐岁民之天”,他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喜乐而非自己的享受,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何其相似。同时他还提出了重用贤才、改革教育、废除捐税、兴修水利等建议,在岳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
徐樾作为一个传统文人,在诗词、书画方面的造诣和修养也是很深厚的。他的诗歌除了对百姓生活和社会世相进行描绘和反映外,还有不少是抒发对祖国山川赞美之情的,如《夔门峡》:入峡复出峡,环抱山万重。叠嶂左右转,江势如游龙。阴岚郁寒翠,削玉森奇峰。泛景压沉碧,答响鸣长豅。石润理苍健,皴法荆关宗。吾愿留三年,学此造化功。山川信奇伟,斯行亦偶逢。伴我书万卷,豁然开心胸。
笔者认为,徐樾的诗歌,在晚清诗坛也应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关注民生疾苦、反映政治腐败、提出改革思路、描绘新生事物等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艺术水准,比之黄遵宪、丘逢甲,并不逊色。
受祖国美丽山川的感染,徐樾的画也显示出非同凡响的艺术佳构,他的人物画细腻精到,山水画胸阔壮美。作为一个有崇高境界的士大夫和经历丰富的地方官员,徐樾在仕途和艺术界均有如此成就,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新闻推荐
近日,四川80多家担保机构在成都联合讨论通过了“民间融资与担保行业自律公约”,尝试在四川推广民间融资第三模式。而在60公里外的德阳,这一模式已在三福融资理财信息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推动下,先...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