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晶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琳琪
遂宁市河东湿地公园原本是一处荒凉的河滩,在政府的规划下,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如今成了集自然湿地恢复、人工湿地打造、野生动物栖息、生态科技体验以及休闲体验观光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将城市镶嵌在花园之中,成为遂宁旅游的一张名片。
其实,河东湿地公园只是遂宁市城景相融、打开文旅产业大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遂宁市围绕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目标,突出山水文化个性和观音文化内涵,全力打造城即是景、景即是城、景城相融的景区化城市品牌。同时,该市将景区规划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相结合,充分考虑城市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就此,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景区化城市呼之欲出,文旅产业大门也乘势打开。
“以涪江为骨架,串联众多湿地公园与岛屿;以东西山为骨架的山体游憩网络,串联天龙山森林公园、玉龙山森林公园、黄龙山森林公园,构建中心城区的生态本底……”“十二五”期间,在市中心城区,“三城”建设吹响城景相融的集结号,实施“南延北进、拥湖发展,东拓西扩、依山推进”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生态山水城、现代花园城、观音文化城,努力建设“文化为根、山水为魂、生态园林、古今辉映”的景区化旅游城市。
“处处花开,步步莲香”,观音湖圣莲岛的美丽景观,让市民和游客体验“近荷心清”“近荷心香”的“养心”文化。
“绿道绕城走,人在景中行”,西山森林公园的景色让人耳目一新,仿佛走进一个天然氧吧。
“水在脚边流,花在身边开,鸟在树上叫,人在画中游”,莲里公园的生态美景让来者流连忘返。
一个个城市景区的打造,带来了优美的景色,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城市空间,让市民、游客体会到“城亦景、景亦城”的美好画面。
景区的大力打造带来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景色。
在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等景区带动下,“十二五”期间,旅游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凸显,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形成。目前全市已有A级旅游景区15家,星级酒店22家,旅行社55家(含分社),特色旅游商品企业60家,省级星级农家乐100家。
数据刻录下遂宁旅游奋进的轨迹: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1亿元,位居全省第七位。2012年,旅游总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27%,是全省旅游收入超130亿的8个市州之一。2013年,旅游总收入166.99亿元,同比增长27.3%。2014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01.1亿元,是全省旅游总收入达200亿元的8个市州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89.8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接待国内游客2367.91万人次,同比增长27.15%。
城市湿地、城市森林、城市花海……如今的遂宁,城是一处景,景是一座城,城景相融,文旅产业大门敞开迎接八方来客。
新闻推荐
开放合作孕育发展潜力 内陆产品叫响国内国际依托“一带一路” “遂宁造”走南闯北
2015年3月,10辆装载着四维环保风机的平板货车从遂宁出发,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从古都长安到非洲、欧洲,丝绸之路上生长起来的古代国际商贸“生命线”延续千载,传承着文明,孕育着繁荣。...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