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际档案日”之际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国家档案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为此,四川省档案局(馆)从5月份开始,开展了“公众开放日”、“走进档案”征文、“@四川发布读书会”、“档案见证——四川高校发展专题展”等一系列活动,把宣传活动推向高潮。
□林红 张晓芳 高勇 陈翔吴志忠 刘金霞 任梓熙向晓东 方永然 高金宇图片由四川省档案局(馆)遂宁市档案局(馆)提供
国家综合档案馆:
发挥“五位一体”服务功能
走进四川省档案馆,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扑鼻而来,查档目录在柜架内整齐排列,阅读器、电脑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一盆盆绿色植物环绕大厅。好一个宽敞、静谧、舒适、便捷的查档环境!
四川省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珍藏着130余万卷档案史料,其内容之丰富,价值之珍贵,在全国省级综合档案馆享有盛誉。其中,巴县档案、民国档案、知青、任职资历等档案更是吸引着众多的群众前来查阅。
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是档案事业服务社会需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川省档案局始终坚持把档案馆功能建设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关键点,抓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努力把省档案馆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的现代化“五位一体”档案馆,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档案服务,同时,四川省档案馆创新便民机制,取消利用收费,简化查档手续,拓宽查档渠道,延长服务时间,坚持午间值班和周末接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一站式”档案服务,架起了一座档案馆与百姓亲密接触的桥梁。
在省档案馆查阅大厅,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查档场景,每个查档者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感动着我们,也见证了档案的神奇、力量与魅力。
成都市民张先生,来省档案馆寻根,查找父亲资料。父亲是民国时期的人,父亲去世时,他年仅1岁,对父亲毫无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分思念父亲,希望省档案馆帮助他查到父亲的资料及照片。工作人员历时2天,翻遍民国时期人头卡片,查出档案,通知张先生前来取档。张先生激动地说:“在来馆的路上,我感觉,我不仅是来取资料的,我更是走在看父亲的路上,我是到省档案馆看父亲的。感谢档案馆认真仔细、高度负责,提前复制好档案,放弃中午午休时间接待我们。”
鲜活的查档故事,体现出四川省档案馆转变理念、拓展领域、改进方式,服务民计民生所付出的不懈努力。2013年,全省各级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30余万人次,提供档案资料65万余卷(册)次。
民生档案:
档案走进寻常百姓家
儿时的记忆,关乎人的成长,关乎一生的幸福。在遂宁市新桥镇小学学生小都灵的个人成长档案中,有一封妈妈的来信,信中写道:“今年我不能回家陪你过生日了,希望你不要怪我,今年就在家和爷爷奶奶过吧,放假到北京我一定给你补上。”这是妈妈对小都灵的承诺,是妈妈对小都灵的爱,每当看见妈妈的信,小都灵就像看见妈妈一样。像遂宁市新桥镇小学这样专门为留守学生(儿童)建立成长档案的学校,在四川省不计其数。在他们的档案里,有留守学生(儿童)出生日期、父母姓名、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身体心理健康等个人信息,有接受社会关爱的典型事例,有孩子们的日记、作业,有家长及社会人士的来信。档案成为孩子们感受亲人关怀、学校关心、社会关爱的温暖记忆,成为鼓舞孩子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近年来,四川省档案局把做好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工作作为服务民生、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出台了《四川省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指导留守学生(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相关单位依法依规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建档工作,建立留守学生(儿童)信息库,记录留守学生(儿童)成长足迹,促进了留守学生(儿童)健康成长。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全省档案部门始终关注“三农”,服务“三农”,全力打造覆盖“三农”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三农”的档案利用体系。基层党建、村务公开、换届选举、民情动态,婚姻生育、奖励优抚、健康体检、养老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林改,道路水利工程、种植养殖业扶持、农产品产销、农户协议契约、农民工培训……新农村建设开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三农”档案已经成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村文书兼档案管理员胡定云讲了一个案例:本村16组一外嫁7年的女青年回来后,向镇、村、组三级索要土地未果,把镇、村、组三级告上了法庭。随后,他们在村档案室查找到了二轮土地承包签合同时该组“一事一议”的村民会议决议,法庭据此驳回女青年的诉讼请求。
档案管理:
违法违纪将被追责
2013年3月1日,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开始施行。在此,将与社会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摘录如下,以便公众了解,共同遵循。
第五条 出卖或者违反国家规定转让、交换以及赠送档案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七条 因工作不负责任或者不遵守档案工作制度,导致档案损毁、丢失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八条 擅自销毁档案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涂改、伪造档案的;
(二)擅自从档案中抽取、撤换、添加档案材料的。
第十条 携运、邮寄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档案知识解读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馆:是安全保管和开发利用档案的基地。从中央到省、地(市、州、盟)、县(旗、市)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的档案馆网路,这些档案馆保存着不同种类的档案。
档案“收”“管”“用”:“收”就是收集和接收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管”就是按照规定整理和保管档案;“用”就是采取各种形式利用档案。
链接
重点项目档案管理
近年来,四川省省级重点项目档案登记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为66.5%,2011年为79.4%,2013年达82.8%。
2006年以来,全省各级档案局与项目主管部门监督指导各级重点项目档案工作18517次。
截至2013年,全省共对1221个重点项目开展了档案专项验收。
2012年,四川省推荐申报的3个建设项目获评“全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示范项目”。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
2013年,全省档案部门共编研各种档案资料233册3095万字。
全省已有198个国家综合档案馆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率达98%。四川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所举办的三项展览自2012年开展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者170余批次3800余人。
2013年,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共举办展览170个,接待参观者1864批次2555761万人。
2013年,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共与媒体合作,开办档案文化专栏44个,共239期;拍摄专题片74部,时长4125分钟。
档案教育科研成果
四川省档案学校重视学术科研工作,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专著80多种,承担研究课题10余项。仅近两年就承担了《档案业务人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体系研究》、《3D打印技术在实物档案抢救和档案展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现代档案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移动式档案杀虫批处理设备研究》等国家档案局立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川省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以档案科研为依托,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档案事务服务工作,共为200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档案管理、档案数字化等各类档案事务服务,档案管理软件用户过万,服务质量得到用户好评,服务社会效益明显。
新闻推荐
遂宁船山区邀请近10位企业家参加区委全会本报讯(云源记者任鸿)6月9日上午8点30分,冒着细雨,四川物联亿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博士白红星赶到遂宁船山区委10楼会议室,参加船山区委三届四次全...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