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新闻 射洪新闻 蓬溪新闻 大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遂宁市 > 大英新闻 > 正文

生猪“二次寄养” 贫困农户无本起利

来源:遂宁日报 2017-06-13 07:52   https://www.yybnet.net/
6月8日,在大英县智水乡星宿沟村永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里,秦永强看着正在喂食的生猪露出了笑容。

“再过一个月,第一批生猪就要出栏了。这800头生猪中有200头扣除了寄养费后的收益将全部返还给贫困户。”2015年,外出经商多年的秦永强回到了家乡创业,带领当地83户贫困户以产业扶贫周转资金入股的方式发展生猪二次寄养,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不花钱 不建圈

二次寄养让贫困户直接获利

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在以山地、梯田为主的星宿沟村,外出打工成了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秦永强返乡前,这里甚至没有引进任何产业。

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招引下,秦永强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通过流转土地300余亩,秦永强在村里种植起了春见。

“流转土地虽然村民能够获得租金,也可以在地里打工,但要实现真正的脱贫,产业还不够丰富。”作为2017年即将脱贫的贫困村,如何让贫困户实现真正的脱贫成了第一书记严波的头等大事。

在他的牵引下,大英县畜牧局鼓励秦永强与温氏公司合作,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村里探索生猪二次寄养模式。

“作为以生猪寄养为主的温氏公司,他们需要寄养场地达到一定规模,且按照标准科学化的喂养方式,然而对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场地和技术都无法满足公司的要求。”秦永强告诉记者,所谓二次寄养就是贫困户将温氏公司寄养的生猪再寄养在他所建设的养殖基地内。贫困户用于发展寄养的资金则来源于村里的产业发展资金。这样一来,贫困户既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修建猪圈,更不需要技术就可以在生猪销售后参与收益分配。

据了解,养殖场每年能出栏2批次,预计每户贫困户能够增收600余元。

不污染 效益高

种养循环趟出脱贫路

走进秦永强的养殖场,干净、气味小是记者最明显的感觉。“这都是标准化养殖和循环农业带来的效果。”秦永强笑着告诉记者,为了做到无污染,他花13万元修建了化粪池。而生猪寄养排出的粪便将用于果园肥料。2018年,310亩春见、丑柑将实现初挂果,丰产期时亩产收益将达到上万元。

在春见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在劳作的周道生。2016年在秦永强的带动下,周道生不仅自己种植的4亩春见,更在他的基地打起了工。

“每个月900块钱的固定收入,平时主要负责果园的管理。”因为车祸,周道生无法再干重活。然而去年依靠养鸡、打工和政策性收入,周道生的年收入便达到2万元,率先实现了脱贫。

循环农业的效益远不止于此。在星宿沟村村委会的储藏室内,5月收获的土豆已销售大半。

“种植业周期长,见效慢,在树间仍有大量土地可以利用。”严波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利用土地,村委会在果园种植了150亩土豆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此外,依托永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里采取合作社统一育苗,贫困户分散种植,合作社组织销售的方式,在全村发展日本南瓜630亩,集中发放种苗,户均种植面积在1亩以上,每户增收1000元左右,为群众增加了创收渠道,也走出了一条种养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秦永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现在土地租出去了,不仅能在果园打工,村里的土豆收获时也可以给村里打工。”说到这,贫困户涂秀珍大声笑了起来。 (全媒体记者 颜朝辉)

新闻推荐

遂宁召开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动员暨培训会

遂宁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周雪梅)日前,市政府组织召开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动员大会暨培训会。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袁冰出席会议并讲话。根据省政府督导委员会、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大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教育快讯2017-05-26 00:00
评论:(生猪“二次寄养” 贫困农户无本起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