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大英县地处古巴国和蜀国的接壤部位,自古都是颇有名气的音乐之乡,当地的八仙鼓流传数百年。
传说八仙鼓是为纪念蓝采和而创。据记载,蓝采和是唐朝人,在家乡蓬莱五凤山魁山寺修行。传说中,蓝采和受汉钟离点化,在江边踏歌而行,羽化成仙,他的妻子因思念丈夫,每年在江边放河灯寄托思念之情,后来逐渐演变成在江畔击八仙鼓、放河灯祈求平安的习俗,在大英流传数百年。
演练八仙鼓,多为八位身强力壮的青年人。表演者头扎三角英雄巾,额扎英雄花,身穿对襟彩服,腹前各系一个直径40厘米,高20厘米的红色小圆鼓,边击鼓边舞,鼓点密集,鼓声阵阵,时而激越如万马奔腾,时而舒缓似行云流水。“八仙鼓”表演形式分为两种,舞台型、纵队型。纵队进行表演,多由鼓头(即八仙中技艺最高者,排在队前)带领成一路或多路进行表演;在舞台场地表演时,基本队形有“八仙过海”“八仙聚会”“八仙串访”“八仙贺寿”等。
八仙鼓流传至现在,主要在乡村祈福祝寿、婚丧大事和庙会等场合演出,以烘托热闹的气氛。如今八仙鼓濒临失传,只有少数老人才能完整演练。
欧欢 本报记者 袁敏 整理
大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