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随着春城飞花、清明雨水一起到来的,还有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寒食节食物,最为人知晓的当属江南地区的青团。四川也有“青团”,但它的味道与江南的青团大相径庭。每到清明前后,四川人的艾蒿馍馍开始出现在街头巷尾小贩们的担子上。
“青团”中的“青”,并不特指某一种青草。冬小麦新抽的嫩芽青翠欲滴,做出来的青团个顶个的漂亮,是春天的新绿;艾草做出来的青团则是深绿色,更有醇厚的感觉。除此之外,鼠曲草、菠菜、黄花艾等都可以做青团。这一口青色入口了,春的清新才更加完整。
艾叶粑粑又称蒿子粑粑、粑粑艾、艾蒿馍馍、清明粑,是一道传统小吃。除了汤圆、粽子这些具有固定名称的、用糯米制成的食物,四川人将其他用米或糯米做成的、黏糊糊糯叽叽的点心,统称为“粑粑”。
民俗学家刘孝昌说,成都人爱做的这种艾蒿馍馍,主要食材是艾蒿和棉花草。早在清明头两三天,成都的家家户户都忙着推糯米粉子,准备做艾蒿馍馍。大人娃娃提着竹篮到城外的田边地角采摘艾蒿和棉花草。刚采回来的艾蒿和棉花草叶子散发出阵阵清香,用清水淘洗干净,焯水剁碎后,加糯米粉合在一起,揉搓成绿色米团。
说是四川的“青团”,但是艾蒿馍馍和江南的青团不论从外形上还是口味上都大相径庭。青团圆鼓鼓的,呈现出清新的浅绿色。艾蒿馍馍不仅外形是扁扁的,连颜色也是深绿的,苦味比青团更重,而且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馅儿是炒制的鲜肉或者腊肉。
“昔日讲究人家做清明粑或艾蒿馍馍,会选用从自己老坊里捞出的陈年盐菜或咸青菜,要么是盐白菜或盐莲花白。”刘孝昌介绍,这些老坛盐菜色泽金黄,用刀剁细后,再与切成丁的肥瘦猪肉拌成馅儿,再加上汉源花椒粉。把拌好的肉馅,包在加有艾蒿或棉花草的糯米粉子里,捏成大汤圆大小,用玉米壳包好,分层放在蒸笼里,用大火蒸熟即可食用。蒸好的艾蒿馍馍,口感绵软细嫩,满口生香,回味悠长。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新闻推荐
四川师范大学莅遂开展校地合作与就业市场需求调研 发挥学校科研和专业优势 全面推动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全媒体记者侯跃聂凡杰)3月30日,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向成带队来到遂宁,开展校地合作与就业市场需求调研。市委副书记、市...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