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的种茶史究竟可以追溯到何时?这里又有哪些与茶有关的遗存?蒙顶山又将如何打好茶文化牌?
3月26日,“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茶史与茶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蒙顶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历史与考古、茶业遗产保护利用、茶叶种植与流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采取“省外专家线上发言+省内专家现场交流”的形式,就世界茶的起源、中国茶史的研究、茶的传播与发展和茶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西南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顾问谭继和:
《世界茶源地标与川茶文化十大特征》
茶是独特的起源于中国的古文明,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高尚美学追求。四川在打造“安逸四川”“诗意四川”等形象时,完全可以把蒙顶山是世界茶之源的概念融入其中,带火这里的遗迹遗存,带火川茶产业。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王川:
《近代川藏“茶马古道”的背子精神及其文化价值》
茶马古道是四川、云南、西藏、青海之间的古代商业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内地的茶叶换取西藏的马匹、药材为代表性商品,以马帮、牦牛队运输,故称“茶马古道”。其本质是一条商道,是互通有无的经济之路,后来被赋予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政治联系的角色与任务。茶马古道上,各色人等繁多,有生产农夫、经销商、运输商、“缝茶业”与“缝茶人”等。
在这其中,人力价格低廉“背子”是清代以来川藏茶马古道的“特产”。他们是茶马古道上必不可少的运输者,在把一包包茶叶背到康定的同时,也无意之中成为了促进民族交流,维护民族团结的桥梁,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三交”使者。背夫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久的耐力,奔走在这条商贸通道上,以自己宽广的肩膀,挺直的脊梁,搭起了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金桥。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研究生王婷婷:
《蒙顶山茶遗迹观光和制作技艺体验内容设计》
当前,雅安茶文旅体验活动的针对性较弱,如“采茶亲子游”、“茶园骑游”、“吃茶家饭”等泛体验活动,导致服务对象的错位或缺失,吸引爱茶人群参与不足;体验活动的形式单一、内容较单薄,如说到茶园体验,即为“手采制茶”,实则动手很难,参与度不高,体验性弱,缺乏持续吸引力;体验活动的传播性不足,研学内容缺乏,导致知识收获不足。
茶文旅体验进行内容设计、方案制定,是充分满足受众的高级体验需求的有效途径。基于对茶文旅体验进行内容设计的观光茶业,也是茶产业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就蒙顶山茶的茶遗迹观光,可以从短线、长线两个角度设计体验方案,其设计原则是在原有点位上进行扩充,通过对体验节奏与次序的调整,辅之解说词,从而达到让受众深度体验的目的。
蒙顶山茶制作技艺体验,则可以从浅体验、深体验两个角度设计。在这其中,深体验可主推蒙顶甘露制作技艺体验、蒙顶黄芽制作技艺体验。前者包括遗迹观光和茶课讲授、蒙顶甘露制作技艺研学等内容,传统技艺体验与现代技艺体验充分结合,既可以保证更好的体验效果,也可以让受众体验茶文化与茶科技;而蒙顶黄芽的制作技艺体验方案便是基于古法技艺进行设计的。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
《蒙顶山茶历史文化地位与优势分析》
对于蒙顶山茶未来发展,建议改变观念,要克服小敲小打的小农意识,克服想做但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畏难情绪,克服埋头苦干,万事不求人、互不来往的封闭意识。要进一步调结构,稳定面积,由注重外延型发展向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由一般产品生产向特色效益产品转变,由单一型生产向综合型开发方向升级,在名优茶生产技术上,向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综合利用产品以及优质大宗茶生产转变,努力提高茶叶综合效益。
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孙华:
《茶叶起源与发展进程兼谈蒙顶山茶叶遗产的地位与价值》
茶学界将蒙山作为中国茶的发祥地,鉴于蒙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在中国茶业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蒙顶山保留了许多与茶业相关的文物古迹,有必要对蒙顶山现存茶业遗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记录,并对蒙顶山遗产和蒙顶山茶史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
本报记者张婧整理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曹菲)3月26日,记者从四川自贸区法院(天府新区法院)获悉,经过1个多月的评选,该院于近日评选出2021年十大优...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