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护士教小朋友正确的洗手方式
一群白衣天使,70载春秋,一批接一批守护在长沱之畔的忠山,帮助病人康复。2021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称号,谱写出新一代《天使之歌》。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
病房里 音乐声中表谢意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发生了感人又暖心的一幕:一位病人抱着吉他弹奏,几位护士姐姐唱起了《祝福》。
“真的很感动,本来伤后肌腱断裂再缝合,一次次的换药导致伤口疼痛难忍,幸好这里的护士小姐姐细心照顾我,不断鼓励我,是她们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提到住院经历,热泪不断从常强(化名)眼中洒落……
在常强住院的过程中,一位护士了解到他喜欢音乐,便借来一把吉他。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常强忘记了伤痛,甚至还和查房的实习医生来了一场“PK”赛,整个病房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科室的病人,很多都是慢创患者,久病会造成很多心理问题,营造一个温馨的医护环境很有必要。”整形烧伤外科护士长祝罗根说,他们特别重视病人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对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每一位护士而言,只要穿上护士服,就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她们把病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医患一家亲。
留言簿 只言片语话感激
“非常感谢姜元培妹妹,在我刚到急诊科时没有家属照顾,是你主动给我送吃的,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使我无比感动,有一种不是亲人甚似亲人的感觉。谢谢你,亲爱的护士妹妹,愿你在护士这个岗位上越来越好!”
8月13日上午,细菌性肺炎患者朱女士治愈出院前,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急诊病房护士站对面的“患者留言本”上,悄悄手写了一封感谢信,用质朴的文字表达出对姜元培等护士的感激之情。
原来,朱女士的爱人是保安,值班请不了假,儿子又在外地打工。了解到朱女士的特殊情况后,急诊医学部医护人员为她开起“小灶”:轮流帮她倒开水;上洗手间,帮她拿吊瓶;怕她孤单,护士巡视病房时总会上前询问病情,顺便和她拉几句家常……出院之际,她把住院期间的感受汇聚成手写的文字。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做到了“内外兼修”:从春到冬,她们超负荷值守,以南丁格尔为榜样,不顾个人荣辱,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用多年的护理经验探索出一项康复护理适宜技术,能让不能自主排尿、安装尿管的患者,通过自我管理,拔除尿管,减少并发症,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更容易回归正常生活——这样的技术造福了广大患者,护理部获得国家医学专利100余项。2018年,临床护理学被评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
“钢七连” 赴武汉抗击疫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陷入危难。“增援武汉!”一声令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应急管理体系,2000多名护理人员主动请缨,要求奔赴抗击疫情最前线。
2020年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0名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向武汉出发,驰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负责支援发热七、九病区。在那里,他们与武汉红会医院的战友们被称为抗疫“钢七连”,奋战57天,累计治愈出院122名确诊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整个抗疫期间,护理部一共抽调37名护士,参与3支驰援武汉医疗队;16名护理人员参加泸州市传染病医院新冠肺炎救治,59人支援发热门诊,68人支援感染科、呼吸科、ICU、门诊部; 13人到本院感染管理部协助咽拭子采集,还为方舱医院储备106名护士……
“宝贝们,等妈妈打完‘敌人’就可以回来了。”医院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副队长、医疗组组长邓俊这样告诉她9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时,孩子们满是自豪与骄傲。家人并不知道,她在武汉曾出现过两次心悸、恶心、冒冷汗……
勇士归来!医院举行“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发展护理”为主题的抗疫暨先进表扬大会,表扬援助湖北医疗队和进驻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医疗队中的护理人员。2020年,护理部分别荣获年度护理质量安全考核优秀科室、规范化培训学员优秀科室。
今天,护理部又荣膺“四川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这是一个新起点,用爱温暖生命,这群白衣天使们将继续前行。
新闻推荐
四川科学家发现距今35亿年、具有产生甲烷能力的微生物把地下石油变成气体“飘”出来?有可能!
四川科学家发现距今35亿年、具有产生甲烷能力的微生物科学家在实验室做无氧实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田之路杨...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