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孙华27日晚在名人大讲堂开讲,快来报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了近万件文物,金面具残件、青铜顶尊人像、巨型青铜面具等文物接二连三出土,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作为古蜀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三星堆的文化与历史应该作何解读?三星堆考古有何新发现值得分享?12月27日晚7点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教授将做客“名人大讲堂”,与听众分享三星堆的研究成果。
三星堆遗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四川盆地群山环绕,日照稀少,较为封闭,只有长江三峡这一个缺口和嘉陵江上游半个缺口与盆地以外相联系。盆地包括了盆东岭谷、盆中丘陵和盆西平原三个自然地理单元。盆西的成都平原有北、南两个冲积扇,即沱江冲积扇与岷江冲积扇,三星堆遗址就位于沱江冲积扇上。
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发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学者葛维汉就根据当地传教士提供的线索,从玉器出土地点寻觅到今天三星堆遗址的北部月亮湾,并在那里进行考古挖掘,这个遗址从此为学术界所知。由于种种原因,三星堆遗址发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进行考古发掘,直到1963年,四川大学才在葛维汉当年发掘的地点又进行过一次考古发掘,以后又停顿了十几年。上个世纪的1980年,大规模和持续的考古发掘工作才展开。
1986年,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那一年,在三星堆遗址的南部发现了两个埋藏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器以及黄金器的埋藏坑,这些未曾面世过的器物立刻引起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关注。因为在三星堆埋藏坑的器物中,除了有以前大家所熟知的青铜尊、罍、玉石圭、璋等常见的礼仪用器外,那些青铜或铜木复合的神像、人像、动物、植物和组合模型都是首次发现。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文物刚一出土,就令国内外学者和公众叹服三星堆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孙华教授介绍,1986年三星堆两个埋藏坑的发现,不仅使国内外学术界对三星堆的认识跨越到一个新的层面,也使社会公众认识到,在中国四川的成都平原,在距今4000-3000年间,有这样一个与中国中心地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面貌和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特征的古文明,古史传说中的蜀之先世,恐怕也不再是空穴来风,从而掀起了一个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探索的热潮。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星堆博物馆拔地而起。此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在国内外多地博物馆进行专题展出。与此同时,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也从未停止,先后确认了外城墙、内城墙、宫殿基址等重要的遗存。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三星堆遗址的几个重要地点进行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在原先发现两个埋藏坑的附近开展考古勘探,结果在1、2号坑之间又发现了6个坑。从此,有学者怀疑在原先1、2号坑附近还应有更多埋藏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12月27日晚7点半,孙华教授将做客“名人大讲堂”,在四川省图书馆讲述三星堆文化与历史。想来现场聆听孙华教授的精彩讲座吗?本次活动将面向社会征集80名现场观众(以最终主办方电话或短信通知为准),到现场聆听孙华的讲座。封面新闻APP也将在12月27日晚7点半同步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读者可以围观封面直播,精彩不容错过。
“名人大讲堂”是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省图书馆承办的重要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粉丝追捧。自2018年11月正式开讲以来,“名人大讲堂”已经邀请到包括李敬泽、阿来、郦波、于丹、梅铮铮、方北辰、孙小淳等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专家与观众坐而论道,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赵文)17日,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省司法厅、省企业经济促进会举行《积极促进四川高质量发展,共建优...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