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红梅
悬疑电影故事片《同名男子》,是眉山籍留法年轻编剧、导演何力回归四川后,编导的力作。
该片2018年初在四川省眉山市境内全程实景拍摄,同年底即登陆全国院线和各大网络平台。
和影片《无名之辈》一样,《同名男子》也是小人物题材,小成本制作。可是上映之初,《同名男子》却不像《无名之辈》那样广为人知。
可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名男子》的播放量和评分却持续走高。腾讯影视平台的播放量达145万次,网络评分在豆瓣6.6分 ,在优酷7.0 分,在腾讯7.9分。并且在2021年1月25日晚,被CCTV6在黄金时段播出。此后,又被央视电影频道多次重播,在全国观众中赢得广泛好评,被誉为“小成本,好故事”的佳作。
从默默无闻,到“国剧之光”,是什么原因让这部电影前后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反差?或许广大的电影从业者和观众,可以借助这部《同名男子》,思考国产电影发展的新可能。
这部电影讲述主人公王威寻找另一个王威的故事,其中牵涉性关系、人命案和经济纠纷,充满了黑色幽默。包工头王威为利益借高利贷,却被情敌土大款小李总拖欠工程款。在被高利贷追债时,猛然想起朋友老杨托付他转交的那张百万银行卡,于是想暂时挪用朋友的钱救急还债,不料卷入了一宗二十多年前的杀人潜逃案件中,进入了一段失去自控的黑色历程。
整个电影采用套娃模式,多线叙事。纷繁复杂的故事,琐碎庞杂的人生细节,都被导演用俄罗斯套娃模式,以讲故事的方式和盘托出,有条不紊地展现给观众。王威、老杨、王金宝、周刚各自在自己的故事中担任人生的主角。王威作为核心人物,将多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故事的开场,历经千帆的王威已经穿过车站喧嚣的人群,从容安稳地在火车座位上。插叙的灰暗电影镜头中,不时闪现王威曾经的人生片段。镜头中的人,像是要远走,又像是在等待。导演用王威之口,向另一个被改过名字的王威(周刚),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老杨的故事和王金宝的故事。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最后自然地把周刚的身世交代给了眼前这个懵懂的小伙子。能讲故事是一种能力,能把故事讲清楚、讲精彩更是一种能力。
除了讲故事的方式之外,这部电影中的方言叙事也很动人。这部电影采用的四川、贵州西南官话作为台词的表达方式。虽说是很多小成本电影的常用方式,但在这部电影中,方言非用不可。只有用了原汁原味的方言,才能营造出这么真实的生活气氛,才能打造出如此质朴纯粹的故事背景。在何导的电影里,方言不再只是装饰品,仅仅负责幽默搞笑,而成为重头戏,负责表现这一方水土的民风民俗;表现这一特殊地域上生活的,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的,人群的交流、沟通和呼吸的方式。它赋予人物素朴踏实的地域性格,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使剧中人物更加鲜活。
包工头王威和银行女职员周爱莉的爱情戏,唯有在方言里才能体会更深。四川男女之间的调情和争吵,如果用普通话,就完全没有力量,失去了味道。比如“神经病”“疯子”“癫子”这些骂人的话,在四川爱侣那里,随时可以由发怒骂人变成调情撒娇。剧中怀孕的银行女职员周爱莉尤其生动感人。每一次面对恋人王威不靠谱的吼叫、说狠话、对两人关系模棱两可的态度,她总是吵归吵闹归闹,依然没有打掉王威的孩子,依然保存了王威提款急需的杨国富的身份证复印件,依然等待着畏罪逃跑的王威。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的四川女人。雷声大雨点小,刀子嘴豆腐心的四川女人性格,被女演员的川话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表现,让观众有理由相信,有些爱,是用麻辣“川味”的特有方式才能含蓄地表达出来。
在这样一部影片中,没有浮夸的动作和情节,没有明星光环的加持,没有精致的妆容和资本的流动,观众看什么?也许它一开始不能名声大噪,就有这些原因。但时隔三年,人们却一次次把它想起,认真观看,又是什么原因?
影片用同名同姓,切中观众探索心理,使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交叠在一起。我们有多么关注自己,就会有多渴望了解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人。那些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我们也会遇到吗?我们会怎么处理?我们的不幸与哀伤、快乐与幸福,能相通吗?原来一直有另外一些人顶着我们同样的名字,也和我们一样在世上爱恨纠缠过。孤单的生命,就有了来自陌生的美意。这时候,人们就忽略了影片中饱受争议的那部分内容,沉静在一个全新自我当中,回味着这部电影。
因此,接地气、贴近生活、不做作成了它的优点,越来越被观众发现和重视。它的小人物题材、小成本制作,就像拍摄地眉山这座小城,小而温暖,正好是家的样子。《同名男子》,使国产电影从“无名”的普遍性,来到了“同名”的观照中。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导演到底想要通过质朴得像“王威纪录片”的电影表达更深层次的什么意味?是珍惜自己清白的人生和家人,不要像王威那样虚伪油滑,被生活鞭打才想起母亲和爱人?是摸爬滚打,暴露人性的自私、虚伪和冲动,叹息老杨付出的代价?还是投射自我的影子,唤醒人性,实现自我的成长,像王威一样对朋友老杨的托付一查到底?可以说,这些内容导演都有表现。观众可以通过电影以小见大、以点到面地完成对自我人生的反思。
导演通过几个同名同姓的男子人生的交叠,代际更替,和观众一起反思父子关系,反思作为父亲的责任和担当,疼惜作为父亲的不易和无奈。所以,王威抱着他的孩子,那个孩子最后成为电影中唯一有父亲疼爱的孩子。他和爱莉的家庭也是唯一完整的家庭。
导演通过人物对金钱的态度,反思面对诱惑时应持有的原则。所以,当大多数观众和周刚一样,以为高利贷磊哥被抓就可以不用还钱时,王威把从小李总那里拿回的钱交给了磊哥的家人。
导演用接地气的故事,表达了对生活、行业现象、人情人性的思考。这样贴近真实生活,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勇敢。虽然上映之初历经资本的支撑、无法市场化变现的尴尬,但是作为导演的历练之作,作为观众的启发之相,这部电影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喜欢。
当我们看完电影,突然发现,它转向了观电影众期待视野的背面。世人在电影中期待看到什么,追求什么?大多数人追求的,要么是比生活更高远的遥不可及的梦想和倏忽而逝的过往,要么是同情比自己不如的卑微和沉沦。可是这部电影的人物事件只是和普通人隔开了一点点距离,基本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电影中的困境,多么像大多数人本就面临的困境:经济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同伴压力。电影引导着观众思考:在天掉馅饼面前,我们自己会不会动歪脑经?飞来横祸之时,会不会抛妻弃子?一时冲动之下,会不会不计后果杀人放火?利益或威胁当前,会不会出卖自己?……
轻微的动摇,会在很多人内心闪过。突发事件的意义就在于此,它打乱了本来的节奏,让人们在接受人性检测之后重新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王威们可能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这种人,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就像电影中一样,王威虽然找到的是老杨的儿子,同名同姓的王威(周刚),实际上他寻找到的是自己,是另一个善良、踏实、有责任担当的自我。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也在暗处寻找到新的自我,和演员、主人公一起,得到了成长的历练。
剧中人两个王威的结局无疑都是幸运的,尤其是主人公王威,应该庆幸自己身处当下这个时代。他在历经短暂的惊悚与磨难之后,方知这场飞来横祸完全是自己做贼心虚,虚惊一场。是警方在不经意间公事公办、伸张正义,还了他清白。于是,劫后余生,一身轻松的他带着重新认识的自我,回到平静的生活,这是最美好的结局。正如电影结尾所说:“重要的仅仅是努力活着,继续深爱着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并不太完美,但仔细去看,依然有许多闪亮的瞬间存在,它会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成为永恒。”
这部影片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呈现出人性的弱点和闪光点。故事情节悬疑紧张,又不失四川人特有的冷幽默,让人出其不意、笑中带泪。在故事主人翁的一段黑色经历中,一场场虚惊之后,让观众最终体味到的是正义的光芒和人性的温暖。
它成功的意义也许就在于,给文艺工作者以启迪:讲百姓故事、拍身边实景,不靠大成本投入,不靠流量明星,同样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黄晓庆开栏语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工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四川省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